去安徽宿州拜訪客戶,客戶帶我們?nèi)コ酝敛恕!敖裉觳缓染?,帶你們嘗嘗本地特色!”雖然事實證明我還是輕信了他們,酒壓根沒少喝,但菜確實不錯。餐桌正中的一大盆牛膝蓋骨湯著實讓人震撼,連骨帶湯足足二十來斤。我數(shù)了數(shù),一盆湯也不過八九塊牛膝蓋,個個都有巴掌大小,不知道燉了多久,湯色依然微黃清亮。撈一塊到碗里,入嘴軟韌黏香,牛肉獨有的香味在口腔里盡情爆發(fā),比蹄筋牛鞭什么的更有咬勁。為了吃起來方便,我不得不用左手抄起骨頭,湯汁順著手掌一路淌到胳膊肘,再滴到土菜館色澤黯淡的桌布上,泛出星星點點的油光,所謂據(jù)案大嚼,就是這個樣子了。咬幾口膝蓋,喝一口濃湯,湯里漂著些剛切好的青蒜碎末,味道格外香鮮。我抬眼偷瞧,同席的每一個人都在鼓動腮幫,嘴巴動個不停,酒杯也顧不上端了,甚好甚好,不如再來一塊!
作為一個經(jīng)常跑步的吃貨,我對于膝蓋的了解還是頗為深厚的,半月板、髕骨、韌帶的位置無不了然于胸。吃牛膝蓋的時候我抽空端詳了一下,好像和人的膝蓋差不多,吃哪補哪,要是能天天嚼上兩個膝蓋,我是不是就不用再擔心膝蓋受傷了?本著這個念頭,那天我吃得最多,到最后握骨頭的手指都粘在一起,整個下午都散發(fā)出一股濃濃的牛肉味。
同樣是膝蓋,雞鴨的結構就簡單多了。南方人把這一部分稱作“拐”,淮揚菜里有一道極有特色的小菜叫黃豆煨鴨拐,取的都是鴨爪與鴨腿間的那一處關節(jié),用文火與黃豆一起細細紅燜,直煨到豆爛拐熟,湯汁黏稠才成。鴨拐的特點是無論燉上多久依然會保留一份脆韌,所以吃時用小勺連豆帶拐抄上一大勺入口,黃豆的綿爛與鴨拐關節(jié)的脆韌在口腔里混合攪拌,風味絕佳。
去年在三亞吃東山羊的時候,樂樂問我要不要嘗嘗羊拐。據(jù)說小羊待宰之前會跪地求饒,因此前蹄的羊拐比后蹄更好。這事聽起來甚慘,不過不妨礙我們品嘗。海南東山羊講究吃個原味,清湯白煮,羊拐帶著老長一段小腿骨棒,像個巨大的阿拉伯數(shù)字7。吃的時候用手握住小腿,細細啃來就是。因為白煮時短,吃起來需要借助手上和腮幫子的力量來回拉拽,遠遠看去,像是一桌人在茹毛飲血一般。電影《黃海》里有個黑幫老大深夜遇襲,倉促間握著根粗大的腿拐且戰(zhàn)且退,竟然生生敲出一條血路。不過他那根骨頭應該是牛骨,像羊拐這樣的細物,只能用來嚇嚇人了。
“我問你,什么生物的膝蓋最好吃?”樂樂喉結動了動,把嘴里的羊肉咽下去后開口問我。 “人吧?”我早就猜到了他的答案,“不過古人才行,擱今天,恐怕只有那些老演清宮戲的家伙的膝蓋能吃了?!薄斑€有日本人和韓國人,他們也喜歡跪著?!睒窐氛J真地說。我們繼續(xù)著這種無營養(yǎng)的對話,又加了一份羊拐。
快活饞之黃豆鴨拐
主料:鴨拐、黃豆
制法:鴨拐好像不容易在菜場看到,尤其是北方的菜場,沒有的話其實鴨掌也行。想省事就用高壓鍋,把鴨拐和黃豆加水和老抽,用高壓鍋煮爛,開蓋后放入鹽糖調(diào)味,佐酒配飯,都是好東西。小心黃豆吃多了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