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時直上孤峰頂

一詩一畫一菩提 作者:南北


讀畫片語

華巖是“揚(yáng)州八怪”中技法比較全面的畫家,傳世的作品較多,此畫是畫家根據(jù)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歸去來兮》一文詩意,發(fā)揮而成。

畫以青綠為主調(diào),樹木山石,人物茅舍,疏密有致,筆法從容,極見畫家功力。依著樹干的老者,神情閑散,神態(tài)飄逸,那便是畫家筆下“辭官歸田”的詩人陶翁了。

一縷禪思

《五燈會元?卷第五》載:師(藥山惟儼)一夜登山經(jīng)行,忽云開見月,大嘯一聲,應(yīng)澧陽東九十里許,居民盡謂東家,明晨迭相推問,直至藥山。徒眾曰:“昨夜和尚山頂大嘯。”太守李翱聞知此事,贈詩曰:“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云嘯一聲。”

看來,藥山老和尚真不是個尋常的和尚。他的這聲“大嘯”,穿透了多少的歷史的墻壁,直到今天還是那樣的余音不絕。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人,他也以“嘯”而名留史冊。有一年我去尉氏參加一個詩歌筆會,黃昏時分在縣城的街巷中漫步,忽有一土高臺矗立眼前,當(dāng)?shù)氐脑娪颜f,這就是被歷代文人騷客吟詠的嘯臺。嘯臺仍在,但阮籍和他的那種灑脫精神,又有何處能尋?

雖都是嘯,但阮籍的嘯和藥山的嘯,又是不同。

阮籍的嘯是苦的,是被烈酒浸泡、被血淋淋政治逼迫得無以忍受時的發(fā)泄。

藥山的嘯卻是快意的,那是了察生死關(guān),明白來去路時的一種傳達(dá)。

畫家形跡

華巖(1682—1756),字秋岳,號新羅山人,清代著名畫家,揚(yáng)州八怪之一。有《自畫像》、《山水冊頁》等傳世。

禪詩偈語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云嘯一聲。

——李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