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密林的恐怖地獄戰(zhàn)(1)

被遺忘的年代:尋找兩個譚家與一個女間諜 作者:譚雄飛 譚愛梅


第二章 密林的恐怖地獄戰(zhàn)

日軍嚴陣以待

為應付盟軍反攻緬甸,日本也調整了在緬甸的兵力布局,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七日成立南方軍的緬甸方面軍,任務是統(tǒng)一指揮緬甸的全局作戰(zhàn)和直接管轄西南沿海方面作戰(zhàn)。緬甸方面軍下轄第十五軍、五十五師團和直轄部隊。第十五軍指揮緬甸中、北部和云南作戰(zhàn),底下又有十八師團、三十三師團、五十六師團,防守緬北、緬中至印緬邊境長達一千幾百公里的防線。日軍在緬北據點按不同的地形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做長期防衛(wèi)的準備。他們架設電臺,在廣播中還譏刺美國的筑路計劃是一件“了不起”的偉大工程。路修成了,正好讓日本軍隊徒步走到印度去。

然而,實際的情況是怎樣呢?

負責緬北防務的日軍第十八師團不但是侵華戰(zhàn)爭時攻陷上海、南京的一支勁旅,南進后也參加過攻占廣州、南寧,入侵南洋馬來亞等戰(zhàn)役,熟悉熱帶叢林戰(zhàn)。在緬甸作戰(zhàn)中,更是攻占曼德勒、橫掃緬東、奪取滇西的常勝軍。改編后,第十八師團司令部設在密支那,主要任務就是防守胡康河谷,擊退中國駐印軍的進擊。

駐印軍的反攻路線是以雷多為基地,進入野人山,經胡康河谷、孟拱河谷,攻占密支那、八莫,與滇西遠征軍會師,再進攻南坎。這條路線充滿兇險,野人山區(qū)的山脈不但高聳,而且叢林遮頂,不見天日,空投補給非常困難??v橫交錯的河流,在雨季期間,河谷地帶滿布泥濘,難以跨越。沿線的地形,從戰(zhàn)術觀點來看,要發(fā)揮重裝備的大兵團作戰(zhàn)威力,是困難重重的。如何把新式重裝備的現代武裝靈活運用,以適應叢林作戰(zhàn)的環(huán)境,就需要帶兵官隨機應變的智慧了。反過來,日軍在戰(zhàn)略要地早已有周密的部署,在森林和險要的山隘入口,修建碉堡,據險而守。

修筑雷多公路的中美工兵,在印度境內是受駐印英軍的保護,出了印境后,擔任第一線警戒的英軍時時受到日軍偷襲,開路工程進展緩慢。一九四三年三月,由鐵路從藍伽運到雷多的新三十八師第一一四團先遣部隊,在前敵司令官孫立人率領下,進入野人山,救援被圍英軍一千多人,并接替了他們的第一線防務。這段時間,在新平洋一帶集結的日軍十八師團部隊,時時來襲,但每次都被擊退。五月間雨季來臨,胡康河谷洪水泛濫,第一一四團和日軍在對峙下進行拉鋸戰(zhàn),筑路工程也幾乎停頓。一直到九月初,雨季結束,集結到雷多的新三十八師其余兩團和新二十二師部隊,以及駐印軍直屬的戰(zhàn)車營、炮兵團先后運到,反攻緬北的作戰(zhàn)行動乃正式展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