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墻 第一章 24

尋路中國 作者:海斯勒(Hessler, Peter)


游牧部落的問題很復雜,漢人的解決辦法同樣如此。像明朝這樣的朝代,會把各種策略結合起來使用: 他們嘗試過進攻性的對抗辦法,他們修建起具有防御功能的道道城墻,他們也依靠貿(mào)易和外交手段。明代皇帝曾經(jīng)賜與蒙古首領物品,并對其加官晉爵,讓他們在邊境沿線的要塞之地主持貿(mào)易。殺胡就是這樣的地點,在明代它一度成為有名的貿(mào)易中心,城墻之外的人們爭相前來與中原漢人進行物品貿(mào)易。不過,這種貿(mào)易通常是不對等的,因為除了馬匹,游牧部落拿不出什么東西可以滿足中原人的需求。而政府往往要對這樣的貿(mào)易點進行嚴格監(jiān)管,一個原因是他們不想讓蒙古人換到可以制造兵器的鐵器物品。最終,出現(xiàn)了無法超越文化的分歧。中原人長于種植莊稼,生產(chǎn)商品,他們主導了集市貿(mào)易。蒙古人不具備管理才能,但卻長于劫掠。這樣一來,無論早晚,這兩個迥然相異的族群間都會產(chǎn)生暴力沖突。

時至今日,外國人仍舊需要中國人提供的各種商品,但是,他們無須再跑到殺胡這樣的地方去尋找他們需要的東西。這一次仍是這樣,來自外部世界的需求改變了這個偏僻的地方。長城依舊從村子的中心地帶穿越而過,烽火臺依然在山間谷地高高聳立著。在我到訪過的地方中,這兒曾經(jīng)修建的防御工事最為密集,可也最寂靜無聲。整條街道相當于一個大卡車停靠點——沉靜的街道上,開著一排生意清冷的廉價餐館,和幾家汽修場,為那些即將去往別處的人提供所需要的服務,那是當?shù)亟?jīng)濟結構中僅存的東西。當年的游牧部落一直未能在此處站穩(wěn)腳跟,到南方的工廠里做工的誘惑卻攫取了這個地方的人心。殺胡正在一點點地走向沒落——在塵土飛揚的大街上,看不到年輕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