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結果:帶著目標去演講(2)

高效演講 作者:尼克斯(Nix, S.) 邁爾斯(Meyers, P.)


尚恩

大三時,我決定不再去上那些必修課。相反,我翻看了課程目錄,挑選了那些聽起來最有意思的人類學、社會學、戲劇、英語、新聞和媒體的所有課程。我寫了一個學位說明(叫做“表演中的文化信念”),將我選擇的所有課程都聯(lián)系起來。然后,我去見人文系的主任。

“假如您能簽署這頁紙,允許我修完紙上列出的這些課以完成學業(yè),我向您保證,今后再也不會麻煩您了。您再也不會看到我,而我再也不來找您問問題了。這是您最后一次見我了。”

“你真能做到嗎?”他問,“我再也見不到你了?”

“我發(fā)誓。”我說。

他在紙上簽了字。兩年后,我完成了紙上列出的所有我自選的學位必修課程,畢業(yè)了。結果,我成了為數(shù)不多的能將所學運用于實踐的人之一。我發(fā)現(xiàn)在每天的生活、工作中都可以運用它。通過此事,我也明白了:如果你明確地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獲得成功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因此,你要明確自己想要的結果,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讓什么事情發(fā)生?,F(xiàn)在是讓你想要的結果變成現(xiàn)實的時候了。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將要詳述“結果”的概念。

你想將聽眾從A點移動到B點。聽眾為了作出轉變,必定有一些東西需要向你學習,這些東西就是你演講內容的基礎。想象一下在你的結果標題下有一個小小的下拉式菜單:為了取得你想要的結果,聽眾需要知道哪三件事情?

我們大多數(shù)人會陷入一個誤區(qū)——列出一個長長的單子,想告訴其他人一連串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嚴格要求自己,就可以將它們歸納為三件事,不是七件,也不是十二件,而是只有三件。三事原則將會確保你遠離人們抱怨演講的第一項:信息量過大。

現(xiàn)在,假設你正試圖激勵和鼓舞一群人更加努力地工作,爭取超過上一年的業(yè)績——但是你無法給他們更高的工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需要知道些什么呢?

他們需要知道以下三件事:(1)新產(chǎn)品套裝的上市時機實屬千載難逢;(2)與往年相比,今年給他們增加了新的工具設備;(3)你將身體力行幫助他們介紹產(chǎn)品、拜訪客戶并促成交易。

做得不錯,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清楚他們需要知道什么了。但是,人們是嚴格根據(jù)他們知道的事情作出決策的嗎?當然不是。

世界神經(jīng)科學的相關研究已經(jīng)揭示,在作出決策過程中大腦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神經(jīng)學家安東尼·R. 達馬西奧講述了“艾略特”的故事。艾略特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律師,因為腫瘤接受了大腦右側切除手術。手術后,艾略特在許多方面都正常如初,但是,他不能再作任何決策了,即使是最簡單的決策也無法作出。①

達馬西奧的研究首次證明了,人類的決策不是經(jīng)由處理數(shù)據(jù)和信息的左腦作出,而是由處理故事、情感、色彩以及幽默的右腦作出,這一點與人們的預想正好相反。

該研究結論產(chǎn)生的影響無疑是驚人的。

僅僅向他人提供信息是不夠的——因為我們并不是基于邏輯,而是根據(jù)感覺作出決策。倘若你不是對著負責感情事宜的一邊大腦說話,那么,你就不是對著決策者說話。你可能展示了很棒的數(shù)據(jù),但是,如果你沒有激發(fā)他人的情感,那么,你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用商務咨詢專家和作家艾倫·衛(wèi)斯的話說就是:“邏輯令人思考,情感促人行動?!雹?/p>

因此,在戰(zhàn)略性的溝通中,我們在成果下面的下拉式菜單中增加重要的一項內容:為了取得你想要的結果,聽眾需要感受到什么?

這是演講的關鍵部分,但人們很少會注意這一點。明確你想要聽眾有什么樣的情感體驗,并為推動其產(chǎn)生這樣的情感體驗作準備。

從你腦海里向往的結果開始:“我想讓聽眾最終體驗到什么樣的情感?”你想讓他們滿懷希望?備受歡迎?抑或是讓他們激動、放心、受啟發(fā)、厭倦、受照顧、下定決心、樂觀、謹慎?請寫下你的答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