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意陷入愛情

一個無神論者的靜修 作者:李銀河


在人的一生中,能夠陷入愛情的機會不多,因為愛情并不像秋天的落葉,俯拾皆是,它像冷熱帶交界處的落雪,偶爾才會出現(xiàn)。

當愛情降臨的時候,除了少數(shù)情況,大都只是一個人的感覺,而不是雙方的感覺,即使這愛后來得到了對方的回應,它還是可以分出先來后到的。所以愛情的發(fā)展不外兩種狀況:一種得到了回應,一種得不到回應。前者就是一場圓滿的愛情,后者就是單戀。有的愛情能夠得到強烈的回應(比如王小波就把我對他愛情的回應稱為“山呼海嘯的響應”);有的愛情能夠得到勉勉強強的回應;有的愛情干脆就得不到回應。

我相信,在這世界上每天發(fā)生的無數(shù)次愛情當中,多數(shù)都得不到回應,只有少數(shù)能夠得到回應。當然有很多世俗的原因,家庭背景啦,教育背景啦,容貌身材啦,年齡性別啦(說到性別,許多同性戀者會愛上同一性別的異性戀者,而對方本來是喜歡他的,只是因為他的性別無法回應他的愛)。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兩人性情和靈魂的投契程度。人們所說的“緣分”,當然也包括那些世俗的因素,但是更主要的還是那種可以意會不可言傳的心靈感應。

既然多數(shù)愛情都不會得到回應,人還要不要讓自己陷入愛情呢?我的看法是,人可以故意讓自己陷入愛情,即使是明知不可能得到回應的愛情。為什么這樣說?僅僅因為愛情本身的美好。當人陷入愛情,就像喝醉了酒,處于微醺狀態(tài),心境純粹,愉悅,陶醉,這是一種非常幸福、非??鞓?、非常優(yōu)雅的狀態(tài),就像你看到一朵美麗的花朵,你欣賞它,你迷醉于它的美麗,你愛上了它。雖然花朵不會回應你的愛,但是你仍然獲得了為它的美所陶醉所癡迷的愉悅感覺。人們總以為單戀是苦多于甜的,其實并非如此,因為對方最多只是不回應、無法回應而已,并不會厭惡你對他的愛戀,只會透過你的愛更加意識到自己的美麗和魅力,就像一朵花不會厭惡別人對它的欣賞一樣。如果你愛的對象對你真的厭惡,那只能說明他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他覺得自己并沒有那么美好,是不值得別人這樣來愛他的。如果是這樣,就應當放棄你的愛,因為他確是不值得你愛的。

尼采曾長篇累牘地論述日神和酒神,日神就是理性,酒神就是非理性,故意讓自己陷入愛情,無論它是否能夠得到回應,這種行動就是對酒神的祭拜,讓自己陶醉在一種強烈的非理性的情緒之中。就像飲酒放歌一樣,這也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