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按你的分析,一氧化碳很可能另有來源?”威爾斯先生提出疑問道。
“是的,死者吸入的一氧化碳很有可能不是來自煤氣不完全燃燒的結果。”
全體人員怔住了。林栗提出這樣的觀點,等于要把濱海市公安局的結論全部推翻。因為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就絕對不是一次單純的煤氣中毒事故了。
“你的分析雖然有道理,但這只是推理,得有證據(jù)。”威爾斯先生說道。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死者打開熱水器之后,因為身體狀況的某種原因暈倒了,在她昏迷時不斷吸入一氧化碳,最終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亡。”
“可是,病理檢驗結果顯示死者除了一氧化碳中毒的癥狀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器質性的病變狀況,這意味著死者生前身體非常健康,突然暈倒,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古樹青說道。
“要解開這個謎,或許死者皮膚上的黑色成分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你認為黑色物質會是什么東西造成的呢?”
“很可能是銀質類的首飾品。其實,不難看出,這個形狀與一些項鏈下的X形純銀吊墜非常相似。”
“死者生前戴過純銀吊墜嗎?”威爾斯先生轉向公安法醫(yī)。
“沒有。她脖子上戴的鉑金項鏈在她洗澡之前已取下放在睡覺的房間內(nèi),我們公安法醫(yī)勘察現(xiàn)場時仍然還在。”
“如果有純銀吊墜,現(xiàn)場怎么會沒發(fā)現(xiàn)呢?”有人問道。
“我認為有人拿走了死者身上的項鏈吊墜。”
“你為何斷定一定是銀質項鏈吊墜造成的呢?”
“就金屬本身而言,能使皮膚表面形成黑色的通常是重金屬離子,而能戴在人身上做裝飾品的一般只有銀或金這兩種金屬,但接觸金不會使人體皮膚變黑。這樣一來,根據(jù)脖子上的黑色印跡,可以完全推斷是接觸了一個X形銀項鏈吊墜造成的。”
“有根據(jù)嗎?”
“有。這個過程我可以寫出來。”
林栗說著,走到前面的黑板上,用一支黑色的白板筆一邊畫著在皮膚上形成黑色物質的簡單流程圖,一邊解釋道:
“第一步,銀器表面生成的氧化物接觸到酸性熱水(煤氣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溶入水中)后發(fā)生溶解成為銀離子,隨著水流從項鏈吊墜呈X形滴到脖子部位的皮膚上。
“第二步,銀離子滲透到皮膚表面,與組織中的蛋白質上的硫形成蛋白銀,呈現(xiàn)黑色。
“第三步,被去掉表面氧化銀的項鏈吊墜表面由于暴露在空氣中,加之較高的水溫,其表面的銀又會與空氣中的氧作用形成新的氧化層,而新的氧化層很快又會被流動的酸性水溶解帶走。這樣的過程不斷反復,最后終于在皮膚上形成了我們看到的黑色印跡。從現(xiàn)場拍攝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含銀離子水流經(jīng)多的地方,黑色程度大。”
“你是憑想象推測出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