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刺局》 鬼黨人(1)

刺局 作者:圓太極


這一晚的瀖州城終于平靜了,三橋大街的兵卒全部撤了。雖然沒有抓到要抓的人,但找到不少線索。

刺史府后堂燈火明亮,但寬大的廳堂中只有三個人。廳堂外面倒是人數(shù)眾多,有站立好位置朝四處警惕觀望的帶刀護衛(wèi),也有來回走動的流動巡哨。刺客沒有抓到,意味著危險依然存在。不管在什么地方,哪怕是重兵守護的刺史府,都絕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他們面對的是個無法揣測的對手,一個決意要殺便無可阻擋的對手。

瀖州刺史嚴士芳已經(jīng)決定這幾天將顧子敬安置在刺史府里。即便城防使萬雪鶴多次提出要把顧子敬安置在都督府,這嚴士芳都咬緊牙沒有答應,只是讓萬雪鶴多派人手到刺史府來加強保護。這是因為刺史府里有個只有他知道的暗室,真要到了萬不得已時,他將顧子敬帶入那里面應該可以躲過刺客的攻擊。

說實話,嚴士芳和萬雪鶴因為顧子敬被刺這件事情已經(jīng)把所有血本都下了,那萬雪鶴甚至將押運稅銀的快弩隊都調進了刺史府。因為顧子敬要是在自己的轄區(qū)出了事,那他們兩個人的全部身家搭進去都不一定扛得住。

顧子敬的確只是個從五品的戶部監(jiān)行使,但這只是他在瀖州的身份,回到皇城金陵他就完全是另一番情形。在金陵他雖然也不是什么大官員,但沒有幾個大官不怵他。因為他的真實身份是南唐皇帝元宗李璟的密參之一,也就是外放供職官員嘴中所謂的“鬼黨”。他們專門替元宗到各地暗訪民情、官情,然后一則奏章便可以罷一方官、要一族命。

不過顧子敬到瀖州城來的目的似乎和以往那些關于民情、官情的任務不一樣。首先不是暗訪,而是托了一個戶部監(jiān)行使的名頭來的。其次他這次承擔的職責的確應當是由戶部官員來做的,只是有特別的原因,元宗才會派他前來。

顧子敬這次到瀖州要做的事情看似簡單,其實極其不簡單,幾乎是將一個燒紅的鐵球扔在了他的懷里。

這個任務是從來往船只的裝載量和市場交易量來判斷現(xiàn)有過境鹽稅、糧稅是否合適、能否提高,提高到何等程度才能迅速增強國力。

利用現(xiàn)有的地理位置,加收出境、過境的鹽稅、糧稅是宰相馮延巳提出的。但提出之后立刻遭到很多官員的反對。本來這事情元宗李璟做個主說行或不行也就算了,偏偏戶部侍郎韓熙載當?shù)钆c馮延巳辭色俱烈、爭辯不下,讓元宗左右為難下不了決定。

韓熙載的說法元宗聽著也非常有道理。他剖析了提稅之后會讓商賈、運夫負擔變重,市場出現(xiàn)混亂和恐慌等多種不良影響。而這些影響轉嫁之后便是產(chǎn)出者和食用者的利益受損,周邊國家戶部財入虧負等更大弊端。這會導致鄰國政權和黎民百姓仇恨南唐李氏皇家,迫使鄰國對南唐政權心懷叵測,甚至立刻就會干戈殺伐,老百姓被逼無奈,便與官府敵對,冒險行不義財路。

馮延巳則認為所提稅率為過境和出境稅率,對自己的國民沒有影響,然后在增加本國財力的同時削減了鄰國財力,這樣一些窮兵黷武的鄰國便不敢對南唐輕舉妄動。此舉還可以迫使一些有實力的大國增加軍費支出,軍用儲備量下降。這話讓元宗也不由地頻頻點頭。

這兩人一個不服一個,一定要辯出個誰對誰錯才行。那韓熙載官職雖然比馮延巳低幾級,但李璟還是太子時他就是東宮秘書郎,與李璟朝夕相處,情誼篤厚。而這馮延巳不但是宰相,諂媚奉承的一套也是別有功底,很得李璟信任。這手心手背都是肉,李璟誰都不忍割一刀。所以決定還是以事實說話,先遣戶部查算稅率是否合適,有沒有調整的空間,還有調整后的獲利會達到多少,以便權衡利弊做出決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