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詩人的節(jié)日

綠皮火車 作者:周云蓬


每年的3月26日,是詩人海子的忌日。各地的詩人總會舉行一些詩歌誦讀會。如今像海子這樣浪漫主義一生的詩人已經(jīng)絕跡了,就像身軀龐大的恐龍,無法繼續(xù)存活。浪漫一

輩子是很奢侈的事情,需要整個中東的油田提供燃料,供你燃燒。最后,燃燒自己的身體,鳳凰涅槃。浪漫主義者都是些復古的人,永遠地停留在童年和空氣新鮮的古代。就如海子的詩句,在里面很難找到日常的詞匯,他是那種缺少人間煙火氣的天才。

一些詩歌評論家愿意把海子的死亡升華到形而上的高度,定格成一個象征符號。但我更相信西川先生的話,他曾經(jīng)講述海子的媽媽傷心地用鄉(xiāng)音為她的兒子唱挽歌。他是那個普通媽媽的孩子,請不要過早地把他的死升到旗桿上。有一陣,人們很熱衷于談論詩人的自殺,對于詩歌本身,倒并不在乎。其實,每年也有很多普通人自殺,但我們無法把詩人看成普通人。當初“梨花體”風行天下的時候,大家非議這種詩歌誰都能寫。是啊,誰說過詩歌普通人不許寫呢?詩性如佛性,存在于每個人的心里。2010年又出現(xiàn)了“羊羔體”熱,官員竟然也寫詩了,人們不適應恰恰說明我們的公仆的文化已經(jīng)缺失很多年了。想當初,杭州的“市長”,白居易、蘇東坡,寫得天翻地覆的,可沒見當時的輿論大驚小怪。

詩人的死可以成為節(jié)日。屈原投江,就給了我們一個端午節(jié)。吃粽子碰雞蛋,拴紅繩插艾草。美好的一天,淡化了屈原的悲壯,人們更愿意相信,他是一條魚,快活地回到了水里。在多年之后,3月26日,也將風化成一個節(jié)日吧?或許還會有法定的假期。就像曾經(jīng)噴發(fā)的火山冷卻后成了供女人孩子們洗浴的溫泉。

而2011年,我們會在這一天,唱歌誦詩,為云南還有日本的地震募捐。北京的主會場,有小河、萬曉利、張佺、張瑋瑋、王娟、劉2等民謠大腕;我在紹興設個小小的分會場。我們將用詩和歌換取些糧食、藥品,送到困難人的手中。

所以,詩歌是有用的,看得見聞得到,踏踏實實地揣在心里,一摸,讓你放心,硬硬的還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