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書青年顯才華(1)

輿論領袖 作者:鮑丹禾


王云五(1888—1979),原名日祥,后改名云五,號岫廬,廣東香山縣(今中山縣)人。1921年9月進入商務印書館,1946年4月辭去商務印書館總經(jīng)理職從政,在這25年時間里,王云五將商務印書館帶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1921年,五四運動之后的中國大地風起云涌,各種思潮激烈交鋒。商務印書館在此背景下遭遇發(fā)展的瓶頸。商務的主要負責人張元濟和高夢旦希望胡適能夠擔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一職,高夢旦還親自到北京和胡適洽談。從美國留學歸來的胡適,其思想中已經(jīng)滲透了民主政治的思想,雖然編譯所所長的工作很體面、收入也可觀,但非他所求。

為了不枉商務的一片誠意,他舉薦了自己的老師王云五。王比胡大三歲,曾在上海教過胡英文,但是比起已經(jīng)留洋七年、回國后名滿學界的青年才俊胡適,王云五顯然名氣要小得多。正當上上下下對這一人選表示懷疑的時候,張元濟一舉定奪,選擇了王云五,而王云五在后來的歲月中,也證明了自己對于商務的價值。

愛書青年顯才華

1888年7月9日,王云五出生在上海的租界。他的故鄉(xiāng)在廣東香山,和孫中山是同鄉(xiāng),因為父親到上海做生意,于是上海便成了他的第二故鄉(xiāng)。雖然王云五一生中在廣東待的時間不長,但是對故鄉(xiāng)一往情深,多次強調(diào)自己是香山人。抗戰(zhàn)時報界曾評價他說:“廣東人所有的性格,他全有。廣東人性格豪爽慷慨,明朗實在,剛強,不屈不撓,而又剃刀一般銳利而睿智。他把這些特性集于一身。廣東人多勇猛精進,頑強冒險,但在遇到挫折時卻也能夠達觀?!?/p>

這個典型的廣東人,一生與書相伴。其實他所受的正規(guī)教育少得可憐,一共不到五年。之所以在學校里的時間短,一個原因是他的大哥在21歲的時候病逝,父親受“風水不好”說法的影響,就不愿讓他繼續(xù)上學了;另一個原因是王云五小時候身體不太好,家人愛子情深,怕他有個什么閃失,所以干脆帶到身邊。直到十歲,他才開始入私塾讀書。

年幼的王云五表現(xiàn)出異于同齡人的獨立判斷能力。大哥去世前,曾教他讀孟子,讀到“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時,聯(lián)想到自己的表兄、孫中山的朋友陸?zhàn)〇|為革命而犧牲,王云五對大哥說:“那個西太后正是把我們當作土芥,我們?yōu)槭裁床话阉曂艹??陸表兄的造反,只是要殺死寇仇,怎算得是造反?將來我長大起來,定也不肯把她放過?!贝蟾缏犃诉@話,大吃一驚,叫他不要胡言亂語。后來大哥跟父母說:“四弟讀書還不差,只是防他長大后走錯路?!边@一年,王云五只有七歲。

十歲的時候,大哥去世了,父親把王云五送到蕭姓老師那里去念私塾,后來又入了一位李先生的私塾,“王云五”這個名字就是李先生的弟弟給起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