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xiàn)給新華書店成立八十周年以及為之奮斗的人們
西漢揚雄《法言》:“好書而不要諸仲尼,書肆也。”這是中國現(xiàn)存古籍中對書肆的最早記載。(有意思的是,這個記載其實充滿了對書店和書商的蔑視。揚雄這段話完整起來是:“好書而不要諸仲尼,書肆也;好說而不要諸仲尼,說鈴也。”晉人李軌注:“賣書肆市,不能釋義”,“鈴,以喻小聲,猶小說不合大雅”。揚雄原話的大概意思是:愛好讀書而不能信奉孔子,就像是賣書于市肆而不能釋義的書商;好發(fā)議論而不能遵從孔子,就像只能敲出小聲而不合乎大雅之音的鈴鐺。)至唐代中葉,因刻版印刷術(shù)已興起,在今洛陽以及四川、安徽、江蘇、浙江等地,都設(shè)有書肆。
古代的書店除了叫書肆,各朝代還有書林、書鋪、書棚、書堂、書屋、書籍鋪、書經(jīng)籍鋪、書坊等名稱,既刻書又賣書。書店一名,最早見于清乾隆年間。在中國近代史上,書店也叫書局。
第一部
第一章
天色微亮,晨霧還未完全散去,已經(jīng)能看出今天仍將是個陰雨天。雖然已是暮春時節(jié),由于空氣中充盈著水分,人們?nèi)匀桓械胶馐恪?/p>
城市不算大,還分著城內(nèi)城外,一條運河便是界線。當(dāng)然城門也早沒了,空剩個地名:西門。過了運河上的西門橋就是平日里繁榮的定西路,順著定西路往下是渡江路、鎮(zhèn)揚路。眼下街上人跡稀少,間或有環(huán)衛(wèi)工人掃街的身影。
在攀跨京畿嶺的鎮(zhèn)揚路上,此時卻有兩個漢子正急匆匆趕路,兩人肩扛手提著大包小包一路氣喘吁吁。終于來到嶺上,那一身黃軍裝的人抹了把汗站下說:“登科,我們歇一歇吧。”
那年輕些的放下行李不滿地說:“哥,別老登科、登科地叫,難聽死了。”
軍人笑起來:“啊,哈哈,對對,是立新,嚴(yán)立新。哥叫順嘴了,新社會,新氣象。爸也有意思,大哥叫‘有德’,我叫‘有敬’,你就叫‘有新’不是蠻好,怎么起個‘立新’來。”
小伙子嚴(yán)立新接過二哥遞過來的煙說:“我哪知道啊。”點著煙抽一口看著英姿挺拔的二哥不說話。
嚴(yán)有敬憐愛地看著這個比自己小不少的弟弟:“立新啊,我們兄弟三個現(xiàn)在都是吃公家飯的人,而且大哥、二哥是黨的人,什么事都由不得自己。爸媽年歲都不小了,只有你在他們身邊,今后家里還要你多照顧。另外你現(xiàn)在在單位大小也是個干部,要好好干。組織問題還沒有解決吧?要嚴(yán)格要求自己,要關(guān)心國家大事,向黨靠攏。你還年輕,今后大有作為啊。”
嚴(yán)立新心里想,我再怎么努力也趕不上你啊,參加革命又早,現(xiàn)在是上校軍官……這么想著但還是點點頭:“這次你回來的時間短,下次把二嫂也帶回來看看,爸媽還沒見過呢。”
嚴(yán)有敬點點頭,兩兄弟又說了會兒,這時就見坡底上來一架板車,跑得輕快,是一架空車。車夫卻是一個消瘦的中年婦女,看他兄弟倆身前一堆行李便喊:“到車站,五毛錢,走不走?”
嚴(yán)立新連連搖手示意不要,那車夫想也是,都爬上嶺了下嶺自然不會要車,自顧要走。突然從車上黑影處冒出個孩子站起來喊:“三毛,三毛錢給你們帶下去,要不要?”
聽著奶聲奶氣的要價,嚴(yán)立新不覺失笑。嚴(yán)有敬笑說:“這小孩子倒會做生意。”揮揮手表示不要。那小孩看了又說:“解放軍,優(yōu)待解放軍,兩毛錢,就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