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白馬盟誓靠得住嗎?不完全靠得住,因為集團內(nèi)部利益關(guān)系在變化,劉邦與蕭何之間,在劉邦晚年就有矛盾,其傳載:何買田宅必居窮辟處,為家不治垣屋。曰:“令后世賢,師吾儉;不賢,毋為勢家所奪?!保ā稘h書?蕭何傳》)故蕭何的子孫為酂侯者至王莽敗乃絕,關(guān)鍵還是看你如何自處,蕭何去世,曹參為相三年去世,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講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靖,民以寧壹?!薄稘h書?蕭何曹參傳》曹參也是漢高祖六年封侯的,他的侯爵傳五代,漢武帝時被廢了,張良封的是留侯,張的晚年避禍而棄人間事,成年閉門不出,死后傳其子不疑,不久被漢文帝廢了。陳平是孝文帝二年去世的,傳至第四代陳何,坐罪被棄市死。周勃,比較張揚,在文帝時免相歸國,有人告發(fā)他造反被關(guān)押,他說:“吾嘗將百萬軍,安知獄中吏之貴也。”出來以后,在封國安度晚年,他兒子周亞夫,在平定七國之亂中有功,為宰相,然在廢立太子的問題上,有分歧,故景帝認為“此鞅鞅,非少主臣也!”結(jié)果是餓死在獄中,封國亦絕。故“丹書鐵契”并不一定可靠,因為社會關(guān)系,人事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是隨著社會的矛盾而變化著的。
魏晉南北朝,是世家大族最輝煌長久的時代,實際上這些世家的后代日子并不好過。東晉南朝,以王、謝這兩家世族名望最高,王家有王導,在東晉建國有功,謝家有謝安對東晉的穩(wěn)定有功,他們的后代貫穿六朝,但日子不好過,大家知道王羲之,他是王家的代表人物,以書法聞名于世,他的次子王凝之便被孫恩所殺,史載:“王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凝之彌篤。孫恩之攻會稽,僚佐請為之備。凝之不從,方入靖室請禱,出語諸將佐曰:‘吾已請大道,許鬼兵相助,賊自破矣?!炔辉O備,遂為孫所害?!?(《晉書?卷八十》)謝安的孫姪輩若謝明慧、謝邈都為孫恩所害。在易代后,南朝劉裕的宋代,王、謝兩家的后代日子也不好過,王家的王敬弘,官兒做得不小,但他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宋文帝問他時政得失,他說:“天下有道,庶人不議。”怕惹是非,那時相當于宰相的尚書仆射何尚子去見他,他不見,他兒子王恢之,走馬上任時,去見他,他也不見,他是不多說一句話,不多行一步路以避禍。謝家在劉宋時,出了一個謝晦,他官位很高,看他的人很多,門庭若市,他的哥哥謝瞻,對他說:“汝名位未多,而人歸趣乃爾。吾家以素退為業(yè),不愿干預時事,交游不過親朋,而汝遂勢傾朝野,此豈門戶之福邪?”還說:“吾不忍見此。”《宋書?謝瞻傳》,后來謝晦為宋文帝所殺。還有一個詩人,謝家的謝靈運,由于太張揚,最終也為宋文帝所殺。唐人劉禹錫有詩《金陵五題》,其中有一首《烏衣巷》,其云:“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睘跻孪锸峭踔x兩家故宅所在。劉禹錫的下一首詩是《臺城》:“臺城六代競豪華,結(jié)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迸_城是指金陵宮禁之地,結(jié)綺與臨春皆為其尋歡作樂作長夜之飲的場所,后庭花是南朝陳后主最喜歡的一首曲子,但它是亡國之音,六朝世家子弟所寄身之地最終成野草叢生的荒地了,故貴族世家的出身門第并不可靠,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豪,從來不以門第出身論人,所以“文革”時期“老子英雄兒好漢”的“血統(tǒng)論”是一種極其陳腐的思潮。再說,“非劉氏不得王”這個觀念也影響深遠,西漢末農(nóng)民起義,都要找姓劉的來當皇帝,綠林找了劉玄為帝,赤眉找了劉盆子為帝,最終是劉秀取得勝利,建立東漢,雖然他們都與劉邦有某種血緣關(guān)系,劉秀畢竟是打出來的,劉盆子是捧上去的。其實看一個人,僅憑其家世、出身成分是最靠不住的,能力不是憑血緣關(guān)系可以繼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