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彈一曲隔世的琴弦(1)

怎樣讀一幅畫 作者:遠人


——讀遠人《怎樣讀一幅畫》有感

(香港)禾素

前些日子與朋友說起一個話題,就是在生活中許多熟視無睹的事物如果把它放大來看,會有什么樣的結(jié)果?

對方說曾經(jīng)和幾個朋友玩當?shù)亟煌◤V播電臺的一個交通知識競賽,一路突破難題,過關(guān)斬將,結(jié)果卻栽在一道最普通的題上。這道問題的是:平日里我們看到的交通燈是什么顏色在上?幾個人都傻眼了,每天開車走路都會經(jīng)過紅綠燈,只知道紅燈停綠燈行,有誰會在意,究竟是紅在上還是綠在上?我們總是漠視身邊一切見慣不怪的事。瞎蒙了一通,結(jié)果三人都被淘汰了。

讀遠人新作《怎樣讀一幅畫》,內(nèi)心的震撼遠非言語能及。當一個個我們熟悉或是不熟悉的畫家在遠人緩緩而來的敘述中拉開序幕,所有未完的劇情繼續(xù)上演,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本靜寂無聲的畫作開始變得有血有肉有故事有內(nèi)情,正如那旋轉(zhuǎn)不停的生命,在飛逝的流光中,時隔多年,依然處處閃現(xiàn)著難以磨滅的光焰。

作者遠人超于常人的眼光,讓我忽然想起朋友說的這個話題。以一雙常人的眼,會怎樣去“讀”一幅畫?確切地說,應(yīng)該是怎樣去“看”一幅畫?正如遠人在序言里引用傅雷先生之言:“膚淺庸俗之流,徒知悅目為美,工細為上,則又奉官學派為典型:坐井觀天,莫此為甚!”一般的看者,往往只停留在淺顯的表面:色彩、畫工、技巧。眼光僅限于這幅畫是不是好看,是否能引起你的注意,是不是某某的代表作?稍甚者或能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略感一二,但很少有人會如遠人一般將畫作拓伸至更高的另一精神層面,將創(chuàng)作者的人生累識與思想用一個文人的體悟及理解細細道來。

整個作品讀下來,你不由被遠人的細膩、深刻、感性與超凡脫俗深深打動,單憑簡單一個“讀”畫而非“看”畫,能看出遠人早已脫離一般人靠眼觀而非用心讀的境界。在第四篇《凝視大地》中他這樣說道:“在今天閱讀米勒,其實是在閱讀一種感動。這感動在今天真的是已經(jīng)久違的感受。當我們在米勒的畫筆下忽然發(fā)覺,我們的血肉其實就是大地的血肉,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凝視一下大地?”透過文字,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怎樣讀一幅畫》內(nèi)里最珍貴的,恰恰正是作者遠人能夠穿透事物表面直抵內(nèi)核的那一雙智慧之眼。你不得不佩服,不管畫作者何人,遠人像一個精準的冶煉師,能迅速從其身上提煉出屬于靈魂部分的那21克重量。那些消亡于塵間百年后的大師們,何其有幸,在喧囂甚上的21世紀,得以遇見這樣一個深刻的解讀者,隔著神秘的時光隧道,如互為知音的伯牙子期,彈著隔世的琴弦,在不同的時空惺惺相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