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劉儀偉
自古婆媳的關(guān)系是難以相處的,原因不外乎有二:其一,婆婆與媳婦均為女性。因為女性行為方式的緣故,兩個女人長期生活在一起產(chǎn)生摩擦的可能性也就隨之大一點兒。媽媽跟女兒都容易吵架,何況突然間闖進生活中來的媳婦?其二,婆婆愛兒子心切,潛意識里或多或少對他找的另一半存著挑剔之心,而媳婦如果把老公視為私有財產(chǎn),不和婆婆產(chǎn)生矛盾才怪!
當今社會婆媳關(guān)系緩和不少,矛盾總量減少,不少報刊都在談論婆媳相處之道。加之現(xiàn)代女性大多和婆婆分開住,矛盾自然減少。
通常說來,女婿與丈母娘兵戎相見的著實不多,原因也有二:
其一,傳統(tǒng)意義上,婆媳相處,一般是媳婦進婆婆家,婆婆是主場,主場作戰(zhàn)天時、地利、人和俱占,公公就算不加入戰(zhàn)斗,至少不會太過偏袒媳婦。如果再加上一個伶牙俐齒的小姑子,做媳婦的,不戰(zhàn)自敗。女婿沒有這樣的困擾——基本上女婿與丈母娘同在一個屋檐下時,都是丈母娘住在女婿家,倒插門的畢竟是少數(shù),于是,女婿是主場,丈母娘是客場,客場的心態(tài)是但求和,不求勝。
其二,一家人內(nèi)部所產(chǎn)生的矛盾與沖突,概無大事,也不致對問題看法不一而反目成仇,所謂不快,均是雞毛蒜皮家長里短的小事。男性總的說來,做家務幾率大大少于女性,合情合理地規(guī)避了家居瑣事上的摩擦。也有女婿家務做得多的,比如我,會做飯,丈母娘見男人做家務,高興還來不及呢,沒有工夫挑毛病。
綜上所述,女婿與丈母娘應該不會不好相處,一旦真的針鋒相對無法調(diào)和了,不消說,自然是女婿的不肖,與老太太不相干。
結(jié)婚了,兩個曾經(jīng)的陌生人組成一個信誓旦旦、廝守終身的家庭——這個家庭決非一男一女的家庭,這個家庭的外延很廣,包括了雙方父母。
成家之初,必然就會涉及雙方父母會不會跟自己同住的大問題,必須單方面思考清楚,必須雙方討論明白,切忌稀里糊涂模棱兩可。作為丈夫,如果你捫心自問,覺得自己很難與丈母娘共度好時光,那么,請開誠布公,堅持己見,請從一開始便把那個讓你頭痛的丈母娘婉拒在家門之外。一旦丈母娘背著行李住進來了,你無論如何也別再拒絕,她是老婆的媽,最起碼你得尊敬她。
和丈母娘和睦相處其實一點都不難,人家是帶著退休工資與多年積攢的存款來幫忙的。你們小兩口上班了,人家為你們收拾屋子;你們下班,人家已經(jīng)做好飯菜;你們有了孩子,人家就是保育員……得與失衡量一下,心里就踏實了。
你再想想,丈母娘可是你老婆人生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愛老婆,就要學會愛她的媽,對付老太太——我這里不用“善待”、不用“孝敬”——對付,最起碼的對付其實很容易,哄她開心就好了,稍微順著她就行了,你的個性留著到家門外施展。無數(shù)事實證明,丈母娘很容易滿足。
至于你和婆婆公公的矛盾,不妨從大局出發(fā),找到問題關(guān)鍵:不是你和他們能否相處,是你和先生之間有沒有過一生的可能,你們之間的情分是否能支撐你們共同養(yǎng)育一個孩子,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33歲不是問題,年齡永遠不是茍且生活的托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