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唯一的傳記是唐朝官修正史《晉書?6?1宣帝紀》。但是由于編纂者好奇談、喜怪誕,且所據(jù)史料或為司馬氏篡改,或因為尊者諱而曲筆,《宣帝紀》可信程度不可高估。
本書以《后漢書》《三國志》《晉書》《資治通鑒》為據(jù),參之以《華陽國志》以及漢魏晉史料的后人輯佚本,稽考鉤沉出一代梟雄司馬懿的傳奇人生。幾個歷史公案,參考了陳寅恪、唐長孺、周一良、田余慶、方詩銘、方北辰等大師、先生的成果,或隨文做了說明,或因出于敘事完整性的考慮而未在文中說明,不敢掠美,在此一并致謝。
語言風格,嘗試融會好玩抓人的網(wǎng)絡語言與簡白耐讀的史話類讀物之長,力求表達生動而清楚。效果如何,要請讀者檢驗。
本書一定限度采用了小說筆法。所謂小說筆法,乃是對歷史中當事人的處境與遭遇做最大程度的體認,以當事人眼界為視角,設(shè)身處地地體驗每個人所面臨的歷史局部,從而拼綴出一個完整而依稀的歷史形象來。譬如擒殺孟達,曹叡得到的信息是什么,諸葛亮的出發(fā)點是什么,孟達的處境是什么,司馬懿的算盤又是什么,分別予以同情的描寫,從而呈現(xiàn)一個完整的事件。
柯林武德在《歷史的觀念》中云:“歷史乃是過去在心靈中的重演。”還原歷史之所以可能,小說筆法之所以可采,原因正在于此。
總之,本書本著信者傳信、疑者析疑、大關(guān)節(jié)一準正史、小細節(jié)吸收考古與社會史最新研究成果的原則,力圖以司馬懿為導游,為您全景式展現(xiàn)漢末三國近百年波譎云詭的真實歷史。
是為后記。
附記:本書初版之時,大陸還沒有一部司馬懿的歷史傳記,所以我不揣淺陋,草就此書。目前,市面上以司馬懿為主角的圖書已有十幾種之多。其中柳春藩先生的《正說司馬懿》、方北辰先生的《司馬懿:誰結(jié)束了三國》、仇鹿鳴先生的《魏晉之際的政治權(quán)力與家族網(wǎng)絡》也為重新理解司馬氏提供了很好的視角。我吸收這些新成果,對本書進行了初步修訂,改正了部分史料的誤用,刪去了一些油滑的流行語,同時希望讀者朋友能繼續(xù)賜予教正。我的郵箱是:czqinmou@163.com。劍眉枉凝先生、李浩白先生對本書初版貢獻良多,并此致謝。
秦濤
2016年7月于慈溪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