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此詞盛傳于世,以為古樂府俊語是也。但不善學之,易流于滑易,《姑溪詞》中佳者殊鮮。如《千秋歲》之“東風半落梅梢雪”,《南鄉(xiāng)子》之“西墻猶有輕風遞暗香”亦工,此外皆平直而已。
(4)周紫芝《朝中措》:雨余庭院冷蕭蕭。簾幕度輕飆。鳥語喚回殘夢,春寒勒住花梢。 無聊睡起,新愁黯黯,歸路迢迢。又是夕陽時候,一爐沉水煙銷。
孫競謂竹坡樂章,清麗婉曲,非苦心刻意為之。此言極是。竹坡少師張耒,行輩稍長李之儀,而詞則學小山者也。人第賞其《鷓鴣天》之“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醉落魄》之“曉寒誰看伊梳掠,雪滿西樓,人在闌干角”,《生查子》之“不忍上西樓,怕看來時路”諸語,實皆聰俊句耳。余最愛《品令》登高詞。其到半云:“黃花香滿,記白苧吳歌軟,如今卻向亂山叢里。一枝重看,對著西風搔首,為誰腸斷。”沉著雄快,似非小山所能也。
(5)葛勝仲《鷓鴣天》:小榭幽園翠箔垂,云輕日薄淡秋暉。菊英露浥淵明徑,藕葉風吹叔寶池。 酬素景,泥芳卮,老人癡鈍強伸眉。歡華莫遣笙歌散,歸路從教燈影稀。
魯卿與常之,亦如元獻、小山也。然門第譽望,可以齊驅。至論詞,則虎賁之與中郎矣。魯卿以《驀山溪》、《天穿節(jié)》二首得盛譽,其詞亦平平,蓋名高而實不足副也。余愛其《點絳唇》末語:“亂山無數(shù),斜日荒城鼓”,可與范文正“長煙落日孤城閉”并美,余不稱矣。
(6)黃庭堅《虞美人》: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臺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里愿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宜州見梅作。
晁無咎謂山谷詞,不是當行家,乃著腔唱好詩。此言洵是。陳后山乃云:今代詞手,惟秦七與黃九。此實阿私之論。山谷之詞,安得與太虛并稱?較耆卿且不逮也。即如《念奴嬌》下片,如“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愛聽臨風曲”。世謂可并東坡,不知此僅豪放耳,安有東坡之雄俊哉。
(7)張耒《風流子》:亭皋木葉下,重陽近,又是搗衣秋。奈愁入庾腸,老侵潘鬢,漫簪黃菊,花也應羞。楚天晚、白■煙盡處,紅蓼水邊頭。芳草有情,夕陽無語,雁橫南浦,人倚西樓。 玉容知安否,香箋共錦字,兩處悠悠。空恨碧云離合,青鳥沉浮。向風前懊惱,芳心一點,寸眉兩葉,禁甚閑愁。情到不堪言處,分付東流。
此詞僅“芳草”四語為俊語。通體布局,宛似耆卿。故下片說到本事,即如強弩之末矣。元祐諸公,皆有樂府。惟張僅見《少年游》、《秋蕊香》及此詞。胡元任以為不在元祐諸公之下,非公論也《少年游》、《秋蕊香》二詞,為營妓劉淑奴作。
(8)陳師道《清平樂》:秋光燭地,簾幕生秋意。露葉翻風驚鵲墜,暗落青林紅子。 微行聲斷長廊,熏爐衾換生香。滅燭卻延明月,攬衣先怯微涼。
胡元任云:后山自謂他文未能及人,獨于詞不減秦七黃九,其自矜如此,而放翁題跋,則云:陳無己詩妙天下,以其余作詞,宜其工矣。顧乃不然,殆未易曉也。余謂后山詞,較文潛為優(yōu)。如《菩薩蠻》云:“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蝶戀花》云:“路轉河回寒日莫,連峰不許重回顧”等語皆勝,放翁所云,亦非公也。
(9)程垓《南浦》:金鴨懶薰香,向晚來,春酲一枕無緒。濃綠漲瑤窗,東風外,吹盡亂紅飛絮。無言佇立。斷腸惟有流鶯語。碧云欲暮,空惆悵韻華一時虛度。 追思舊日心情,記題葉西樓。吹花南浦,老去覺歡疏。傷春恨,多付斷云殘雨,黃昏院落,問誰猶在憑闌處??煽岸庞睿罩唤饴暵?,催他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