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既得利益集團在賈府的地位不容小覷,他們各自聯(lián)絡(luò)有親,在自身經(jīng)濟利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下,很容易形成一股強大的逆流,阻礙、干擾賈府的正常運轉(zhuǎn),為賈府的徹底崩盤埋下禍根。關(guān)于這一點,王熙鳳在第六十四回就跟寶玉說起過:“每日不是打架,就拌嘴,連賭博偷盜之事,已出來了兩三件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賭博偷盜”呢?當然是財路斷了嘛,不賭不偷不盜,還讓人活不?
第三,承包制缺乏淘汰機制和期限。
由于個人對“國有資產(chǎn)”具有無限期的“使用權(quán)”,必然會導致“私有化”的傾向,“使用權(quán)”在個人的理念上和實踐上逐步演變?yōu)?ldquo;占有權(quán)”,但是,能夠分得一杯羹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這樣一來,下人們開始分化,承包者視承包物為己有,非承包者則虎視眈眈,從而進一步激化了下層矛盾。這些矛盾隨著十二官遣散到各房而被點燃,三鬧怡紅院(第五十七回、第五十九回、第六十回)、柳條風波(第五十九回)、廚房風波(第六十一回)等等,都是這種矛盾的集中體現(xiàn),也最終導致了王夫人的復辟,從而引發(fā)了以“抄檢大觀園”為代表的“大清洗”運動。
從“探春新政”的整個體系來看,我們可以對目前的賈府總結(jié)出兩句話: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找死!
從整個情節(jié)來看,探春主導的“布拉格之春”,不僅沒有挽救賈府衰敗的進程,反而加速了這一進程。當然,這個責任不應(yīng)當由探春來負。她有美好的初衷、有執(zhí)著的夢想,但賈府這個攤子在賈赦、賈政、賈璉、王熙鳳等人的胡作非為下,已經(jīng)爛得無法收拾。
此時我們還有一個疑問:“布拉格之春”是什么時候結(jié)束的?這個問題得分兩層來說,首先是“三駕馬車”執(zhí)政生涯的基本結(jié)束。
按王夫人最初的想法,李紈、探春、寶釵組成“臨時內(nèi)閣”,其合法的有效期是王熙鳳病重期間。也就是說,一旦王熙鳳病情好轉(zhuǎn),“臨時內(nèi)閣”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那么,王熙鳳是什么時候病愈的呢?第五十五回就已經(jīng)說過,王熙鳳“一直服藥調(diào)養(yǎng),到八九月間才漸漸的起復過來,下紅也漸漸止了”。第六十三回,賈敬殯天,尤氏請假回來“理親喪”,王熙鳳偶爾也“扎掙過來,相幫尤氏料理料理”。這說明,王熙鳳的病情已經(jīng)開始有所好轉(zhuǎn)。到了第六十四回,寶玉到王熙鳳房中時,看到了一幕久違的場景:“正有許多執(zhí)事婆娘們因回事畢,紛紛散出”。這更加明顯地說明,王熙鳳雖然還是“三日好兩日不好的”,但基本上脫離了疾病的陰影,開始恢復工作,繼續(xù)執(zhí)掌賈府的正常運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