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門當戶對的角度來看,史湘云完全有這個資格,因為賈母自己就是從史家嫁到賈家的。如果史湘云能夠嫁給賈寶玉,不又是一段賈、史“秦晉之好”的佳話嗎?我們有理由相信,單從感情層面來說,賈母是愿意看到這樣的結合的。
那么,賈母為什么沒有堅定地走寶、湘路線,而將目光轉(zhuǎn)移到了林黛玉身上呢?說起來也簡單,賈寶玉的婚事關系到榮國府的前途與命運,賈母絕不可能感情用事。要迎娶史湘云,就必須考慮到對榮國府將來的影響。
史湘云人很單純,但背景很復雜。我們知道,史湘云從小就成了孤兒,由兩個叔叔忠靖侯、保齡侯輪流撫養(yǎng)。史湘云在兩個叔叔家過的什么生活呢?在第三十二回,寶釵跟襲人提起過湘云,說湘云曾經(jīng)告訴她:“在家里做活做到三更天,若是替別人做一點半點,他家的那些奶奶太太們還不受用呢。”從史湘云凄慘的生活狀態(tài)中可以看出,忠靖侯、保齡侯將親侄女湘云視為累贅,也折射出湘云的兩個叔叔是見利忘義之人。如果史湘云嫁給賈寶玉,這兩個叔叔還不知道要怎么鬧騰,力求多分一杯羹呢!
對待寶玉的婚事,賈母的原則有且只有一個:必須保證榮國府的控制權在賈家的手里。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如果史湘云做了“寶二奶奶”,雖然忠靖侯、保齡侯不大可能直接插手,但鬧騰起來也很煩。薛寶釵就更不用說了,那直接就是將榮國府的管理權奉送給了王家??梢韵胂螅绻皇峭跷貘P及時倒戈,投靠了賈母,恐怕也不會出現(xiàn)什么“王熙鳳時代”了。
林黛玉的出現(xiàn),讓賈母逐漸看到了希望。黛玉的母親是賈母最疼愛的女兒賈敏,父親林如海歸了西,也沒有什么家族背景。賈母逐漸意識到,只有讓林黛玉來做“寶二奶奶”,才能確保榮國府紅旗不倒、家不易幟。不過,賈母還有一個感情層面的顧慮:賈寶玉會是什么想法?按封建禮法的規(guī)定,子女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事人沒有任何發(fā)言權,更不要說什么決定權。因此,賈母完全可以不考慮賈寶玉的想法。不過,賈寶玉畢竟是賈母的掌上明珠,賈母多少還是要考慮一下賈寶玉的內(nèi)心感受的。
按理說,賈母應該沒有這個顧慮啊,因為地球人都知道,賈寶玉、林黛玉兩人情投意合。不過不要忘了,寶、黛的情意,我們也是從曹雪芹的文筆里得知的,此時的賈母不見得清楚。所幸的是,寶玉、黛玉二人沒有讓賈母等太久。在第二十九回,緊接著“清虛談話”,張道士的說親引起了寶、黛二人的一場“砸玉風波”。這場有史以來最激烈的寶、黛紛爭,驚動了榮國府的最高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