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要走了所有的長矛和一半的弓箭,還有二十余具皮甲。他的任務是堵截騎兵,用矛拒馬是最有效的防沖擊辦法。稍做整理以后,徐晃帶領部屬先行離開。他們在行軍途中緩慢變陣,逐漸由一字長蛇向前推成了三個方陣,戟兵矛兵在前,楯兵分布兩翼,弓兵與刀兵夾雜于中,標準的對騎陣勢。
能夠在行軍如此迅捷變陣且不亂的部隊,可不多見,徐晃治軍的手段,可見一斑。
他出發(fā)以后,張遼與關羽也對自己的部隊進行了微小的調整。關羽要肩負著阻斷顏良回撤之路,很可能會被騎兵正面沖擊。所以他用幾百把環(huán)首刀交換了張遼同等數(shù)量的長戟、短戟和直矛。而所有的騎兵都留給了張遼,他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與顏良正面交鋒,堅持到友軍合圍。
整頓完以后,張遼在馬上一抱拳:“云長,保重?!标P羽也做了回禮:“文遠,咱們看看,誰先取得顏良的人頭!”兩人相視一笑,各自撥轉馬頭離去。
張遼目送關羽離去,看到楊修仍站在旁邊不動,大感意外。張遼是最先投入戰(zhàn)場的部隊,風險極大,他居然選擇跟隨這一路人馬,只怕這小年輕的根本不知戰(zhàn)場兇險。
張遼摸摸鼻子,冷笑一聲,也不去理他,自顧點齊兵馬,一聲令下,幾十名帶了大弓的斥候呈一個扇面分散出去。他們將負責狙殺可能出現(xiàn)的敵人偵騎,遮斷戰(zhàn)場,切斷顏良與主營之間的聯(lián)系。
看著那些斥候飛馳而出,楊修忽然握住韁繩,似是不經意道:“徐將軍和關將軍已經遠去,文遠你不必這么警惕了?!睆堖|注意到了他稱呼上的微妙不同,斜乜一眼:“楊先生又有何見教?”他把“又”咬的充滿嘲諷。楊修笑呵呵道:“文遠此來赴約,再這么遮遮掩掩,可就趕不上約期了?!?/p>
張遼猛地一勒韁繩,雙眉高起,把一張臉牽得更長,更襯出鼻鉤陰兀。他下意識地把手按在了劍柄上。這個弱不禁風的家伙,只消劍芒一掃便可殺死。楊修篤定地扶在馬上,一臉風輕云淡,對他的威脅視而不見。無聲的對峙持續(xù)了數(shù)息,張遼長長嘆息一聲,把手從劍柄挪開:“你是何時知道的?”
楊修道:“適才斥候來報,只說是有數(shù)百騎接近,可你張口便說是幽燕鐵騎,豈不是早知顏良要來?”
“僅憑這一點而已?”張遼疑道。
楊修把骰子一拋:“自然不夠定論,但看張將軍你主動請纓,我覺得足以賭上一賭了?!睆堖|聽了,不禁有些愕然。只憑著一條似是而非的破綻,這家伙就敢投下這么大賭注。運籌帷幄的頂尖謀士他見得多了,但像楊修這種把計算建在賭運之上的大膽,還從來沒領教過。
張遼盯著楊修,忽然想到:楊修的父親是去職的太尉楊彪,與曹公一貫是政敵。楊家自董承之亂后,已歸伏曹公,家中精英也盡數(shù)被迫調遣來到官渡。他背著曹公搞點自己的小算盤,倒不足為奇。
“張將軍不必如此警惕,你我同處一舟,彼此應該坦誠些?!睏钚逌惖綇堖|身前,低聲說了句什么。張遼眼神閃過一絲為難的神色,皺著眉頭道:“先旨聲明,在下去見顏良純?yōu)樗绞?,絕無對曹公不利之心?!?/p>
楊修露出狐貍般的歡欣笑容:“真巧,我也是?!?/p>
一騎白馬飛快地從南方馳來,馬上的騎士身著紫衣,一望便知是袁家的加急信使。那匹馬遍體流汗,顯然已奔馳了許久,鼻息粗重??沈T士仍不滿足,拼命鞭打。沿途的袁軍巡哨紛紛讓開大道,以確保信使順利通行。
忽然騎士一抖韁繩,向右拐了一個彎,離開官道,朝著黃河北岸的一處村落跑去。城池東側的外郭旁是一片半廢棄的村落,不過如今有軍隊駐扎此處。廢墟間偶爾有人影閃過,手持刀弩,看起來這里的戒備并不似表面看起來那么松懈。
快接近村子之時,馬匹忽然哀鳴一聲,轟然倒地。早有準備的信使跳到地上,看都不看坐騎,一溜小跑,沖到入口處。兩名衛(wèi)士不知從哪里閃了出來,攔住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