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真我,過上有意義、有創(chuàng)造性的生活。這是多么難的人生任務,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勇氣做這樣的選擇,大部分的人都在扮演他們自己期待的角色,更悲劇的有一種人是終身都在扮演他們父母期待的角色。
我曾認識一個苦讀醫(yī)科多年的朋友,就叫他小羅吧,三十來歲就成為了他母親眼中最厲害的人——一個最牛的外科醫(yī)生,但前一段時間他突然拋妻棄子去當了和尚,誰也不知道這個家庭幸福、功成名就的男人為什么要棄家而走——實際上就是對于現(xiàn)實生活深深的厭倦吧!厭倦了他多年扮演的角色,厭倦了成為母親眼中成功的好孩子,厭倦了這種永遠要扮演其他人的生活——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里有句名言:“一般人都不是他們想要做的那種人,而是他們不得不做的那種人?!?/p>
小羅有勇氣跑,但大部分的人從此就埋葬在他們的角色里,多數(shù)人死于平庸,而少數(shù)極品更發(fā)展為奇葩。
就像很多人都討厭的Z,扒開那些大鼻孔的丑聞,扒開那無窮無盡的嘲笑,如果你愿意再往深里看一點,他就是一個平常人家的男孩子。一個從小就極度孤獨的少年,一個從小就被雙職工父母關在黑屋子里不許有朋友,只能偷偷在門縫里和人說話的少年。一個四歲就跟奶奶到上海,寄人籬下的小男孩,也許從那樣黑暗的童年走過來的男孩終身都擺脫不了那黑暗的孤獨吧。
網(wǎng)上的新聞說他給父母買了新房子,裝修時從北京到西安來回飛了二十多趟,機票遠遠超過裝修費。安排父母出去旅游,全程安排要精確到小時和分鐘……這真讓人感嘆,這一生,這個半輩子都在討人嫌的男人過得多么焦慮。
“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那么你就會原諒現(xiàn)在的我?!?/p>
我們當然沒有資格去評論和原諒一個和我們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但我們也許可以在無情的嘲笑里多幾分警醒,因為我們在奇葩的身上可以照見命運。
這讓我想起17年前那個有點涼的暗夜給我的某種暗示,17年后,那個有眼力見兒、有野心、有魄力的小女孩最后終成中國一姐,而那個滿臉不爽的、當時稍顯過氣的中年大叔已然成了德藝雙馨的藝術大神,而意氣風發(fā)的、最紅的男星最終卻成了丑聞滿身表情包里的男主角,能說什么呢?
“性格決定命運?!?/p>
人生最殘忍的那一面是——如果你無法逃離深淵,就必然成為深淵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