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耳

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作者:白露宛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釋】

采采:一說采了又采,一說茂盛的樣子。

卷耳:又名蒼耳,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做藥用。嫩苗可食用。

頃筐:淺而易裝滿的竹筐。一說斜口筐。

嗟:語助詞,或謂嘆息聲。

寘(zhì):擱置,放置。

周行(háng):大道。

陟:登上。彼:指示代名詞。

崔嵬(wéi):山高不平坦。

虺隤(huī tuí):疲勞至極而生病。

姑:姑且。

罍(léi):青銅杯。

永懷:永遠思念。

玄黃:黑馬因生病而變成紅馬。

兕?。╯ì gōng):一說野牛角制成的酒杯,一說青銅制成的牛形酒器。

永傷:長久的思念。

砠(jū):上面有土的石山。

瘏(tú):馬因疲勞而生病。

痡(pū):人因疲勞生病而不能走路。

云:語助詞。云何:奈何,奈之何。

吁(xū):憂愁嘆息。

【古人如是說】

通章采卷耳以下都非實事,所以謂思之變境也。一室之中,無端而采物,忽焉而登高,忽焉而飲酒,忽焉而仆痡,俱意中妄成之,旋妄滅之,繚繞紛紜,息之彌以繁,奪之彌以生,光景卒之,念息而嘆曰:云何吁矣。可見懷人之思自珍,而境之所設(shè)皆假也。

——沈守正《四書叢說》

他事煩,杯酒可解;此永懷,則非酒可解。明知不可解而解之,而曰“我姑”云者,亦虛擬之辭。

——鄧翔《詩經(jīng)繹參》

既不能登高,而思飲酒,乃酒飲不到口,又思登高,而登高仍不能,而復(fù)思飲酒。今人心中有事,往往通夜無眠,其實心中有多少計較,總不過幾個年頭車輪輾轉(zhuǎn)而已,最能將立坐不是真情傳出。

——焦琳《詩蠲》

《周南·卷耳》四章,只“嗟我懷人”一句是點明主意,余者無非做足此句。

——劉熙載《藝概》

【今人這樣讀】

與《竹竿》、《泉水》不同,彼思至“駕言出游”便戛然而止,《載馳》、《卷耳》則思之更遠,于是更曲折,更深切。

——揚之水《詩經(jīng)別裁》

《卷耳》寫得很亮烈,我感到驚奇。遙想丈夫騎馬上山的痛苦思念讓人肝腸寸斷。思念滋味簡直是要人命的慢性劇毒,最終會把人心燒干燒成灰燼!

——安意如《思無邪:追繹前生的記憶》

一直以為最表相思的就是紅豆了,讀過《卷耳》才知道,一點紅的相思雖濃烈,但太過局促。

相思應(yīng)如卷耳,淡定地漫過歲月的山野,而心是采摘的提籃,裝了一葉又一葉的青白。

——沈文婷《〈詩經(jīng)〉是一枚月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