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電影之外的電影路(2)

漫不經(jīng)心的傳奇:法國電影與電影的法國 作者:謝強 嚴倩虹


關(guān)于遺傳,這是法國電影文化中最豐富的寶藏,發(fā)現(xiàn)不盡,取之不竭,我們只能盡力尋找其主要的DNA。比如,法國人是天生情種,所以法國電影的情感也包羅萬象,至今已經(jīng)成為人類學、社會學可直接論證的藍本和論據(jù);比如,法國人身上的文人氣質(zhì),這種中世紀騎士文學、18世紀文學沙龍的遺風怎么都揮之不去,而電影從某種意義上使得這種文風、遺風變得更加可視、可鑒;再如,法國人的哲學偏好,無論在思想界,還是哲學界,法國是世界公認的強國、大國。法國當代思想家、哲學家大都不約而同地把視線投向人類的日常生活。這種人文關(guān)懷指導哲學下凡,解決民生問題,發(fā)現(xiàn)社會問題。由于哲學和知識的介入,法國電影有了自己的深度和維度。

客觀地說,中早期的電影大師都有自己的思想深度,用電影寫作是許多電影大師的終身實踐,觀眾也把電影當作課堂和神圣之地。而現(xiàn)在很多觀眾分不清寫作與制作的區(qū)別,或者說不愿意用頭腦看電影,只想借助視覺刺激,放空和宣泄自己。當爆米花電影成為時尚,電影就成了充饑的點心,而不是一道內(nèi)容豐富的大餐。

法國電影生在里昂,長在巴黎,走遍了法國和世界。它從本土文化中得到的滋養(yǎng),以及回饋給世人的果實,都比我們想象得多,也精彩得多。我們要做的,正是哲學家建議的,不僅要看電影,還要讀電影、聽電影,感受電影之外的東西。本書正是提供了這樣一條電影之外的電影解讀途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