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宮書畫 旋聚旋散(4)

翰墨丹青千古事 作者:張春嶺


嘉靖、萬歷朝由于庫銀空虛,又出現(xiàn)了以宮廷所藏書畫充當俸祿分發(fā)給朝臣的所謂“折俸事件”,又一次致使大量書畫流向民間。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記載:“嚴氏被籍時,其他玩好不經(jīng)見,惟書畫之屬,入內(nèi)府者,穆廟初年,出以充武官歲祿,每卷軸作價不盈數(shù)緡,即唐宋名跡亦然?!倍洳懂嫸U室隨筆》也記載:“郭忠恕《越王宮殿》,向為嚴分宜物,后籍沒。朱節(jié)庵國公以折俸得之,流傳至余處。”這次折俸事件中獲益最大的就是朱希忠、朱希孝兄弟。二朱為懷遠縣(今屬安徽)人。希孝,隆慶元年以左都督太子太傅加太保,尋兼太子太傅,謚忠僖。明王世貞《觚不觚錄》一卷也記希孝得內(nèi)府書畫故實曰:“分宜敗,什九入天府。后復佚出,大半入朱忠僖家。朱好之甚,豪奪巧取,所蓄之富,幾與分宜埒。”《清河書畫舫》云:“朱希孝太保承襲累代之資,廣求上古名筆,屬有天幸,會折俸事起,頗獲內(nèi)府珍儲,由是書畫甲天下。不過,這次折俸事件,倒也成就了一位收藏大家。朱希孝死后,他那富甲天下的“書畫悉歸之太史(韓世能)”。據(jù)《清河書畫舫》著錄,韓世能得自成國公家的書畫珍品頗多,包括王羲之《思想帖》、顧愷之《洛神圖》、展子虔《春游圖》、孫過庭草書《書譜》上卷,以及馬和之著色《二南圖》等煊赫劇跡。

明代宮廷書畫收藏不興,也不見得都是壞事。宮廷書畫收藏聚聚散散,推動了民間收藏的興盛,到晚明時期,終于形成了收藏史上的第二次收藏熱,出現(xiàn)了在書畫收藏史上最大的私人收藏家項元汴。明末清初,書畫收藏大家迭出,宋犖、高士奇、梁清標、安歧等都在收藏史上留下了重筆濃彩,而當年這些書畫收藏大家并不知道,就在他們不遠的前方,一位收藏大鱷正在成長,他將不遺余力地蠶食鯨呑他們的藏品,并造成了此后100多年間民間書畫收藏的沉寂,他,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