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yōu)槿颂孤?、真誠,富有同情心,絕不會在朋友之間耍心計,有事多替朋友著想。
總是緊握著拳頭的人大多內(nèi)心缺乏安全感,防御意識比較強。這類人不會隨便去招惹別人,但若別人侵犯了他們,他們絕對不會忍氣吞聲,會給予強有力的反擊。這類人比較正直,富有同情心,能夠幫助弱小。
喜歡擺弄小東西的人一般都比較內(nèi)向,不愛多說話,不輕易使感情外露。但他們感情細膩,做事認真踏實,對工作認真負責,對朋友托付的事一定盡力辦好。生活中這類人比較勤快,會將自己生活、工作的環(huán)境收拾得井井有條。
那些習慣攤開雙手,聳聳肩膀以表示自己無所謂的人,大都為人熱情,辦事認真,富有想象力,會打點自己的生活,也會享受生活。他們沒有太大的理想,家庭和睦、生活美滿就是他們最大的愿望。
【讀心術(shù)小結(jié)】
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的小動作,有些看似不經(jīng)意,實則包含很多深意,只要留心觀察,我們就能讀懂這些小動作背后的秘密。
握手也能透露對方的小秘密
在很久以前的原始社會,人們經(jīng)常會使用棍棒或石塊等武器去打仗或者進行狩獵。在路上碰到不屬于自己部落的陌生人時,如果雙方都無惡意,就要放下手中的東西,伸開手掌讓對方撫摸,以表示親近、問候,這一動作也有解除武裝的意思。久而久之,以掌心接觸表示友好的習慣便沿襲下來,最后演變成我們今天的握手禮節(jié)。
時至今日,握手這一方式被人們賦予了更豐富的含義,除了用來表示初次見面致意和問候外,還可以作為久別重逢或多日未見的友人相見或辭別時的禮節(jié)。并且,它還是一種祝賀、感謝或相互鼓勵的表示。
盡管握手只是很常見的一個動作,但其中卻蘊含著不小的學問。心理學家認為,通過握手也能讀懂對方的性情,或者是對方心理上的微妙變化。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不同的握手方式背后隱藏的心理信息。
主動握手的人比較積極。他們一般做事熱情,為人樂觀自信,個性比較外向,很喜歡跟人交往。而習慣被動握手的人則不夠積極,他們多半都是在對方伸出手之后,才猶猶豫豫地把手伸出去,手臂也貼近自己,顯得放不開。這樣的人個性內(nèi)向,為人比較保守,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tài),不太喜歡跟人交往。
有些人跟別人握手時比較用力,這類人多半有著很強的好勝心,以至于在握手的時候都流露出這種心理。這種人一般不太掩飾自己,為人坦誠,做事情比較積極。而握手時好像沒有使用力氣的人,大多個性柔和,有耐心,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但這類人做事不夠主動,也不喜歡表現(xiàn)自己。他們做事缺乏魄力,常猶豫不決,顯得不太利索。
有些人握手時就跟蜻蜓點水一樣,他們通常在握手的時候就跟對方的手碰一下,很快就會把手抽回來。這樣的人多半把握手當成是一種程序,認為是在走過場。他們做事不夠認真,喜歡急于求成,待人也不夠誠懇,假如你遇見這樣的人,不宜與之深交。而那些時常握著對方的手不愿意收回的人大多是比較熱情的人,他們希望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感情。這種情況往往出現(xiàn)在很久沒見的老朋友之間,他們剛一見面時往往會長時間地握著彼此的雙手不愿意分開。
習慣在握手時使用雙手的人感情豐富,為人大方。他們希望對方能夠感覺到他們內(nèi)心豐富的感情。這種人爽朗坦誠,不拘小節(jié),注重自我感受,不喜歡受人約束,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們不太注重規(guī)矩,認為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了,性格稍有些不羈。
有些人在握手的時候很用力,但是只握一下馬上就把手收回。這樣的人看似很坦誠,對人也很熱情,但實際上內(nèi)心多疑,不會輕易相信別人。這種人多能較好地處理人際關(guān)系,但是有很強的自我保護心理,你會很難跟其有更深層次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