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庫庫澤拉
醫(yī)學博士西弗吉尼亞大學家庭醫(yī)療中心,副教授
我從13歲開始跑步,后來成了大學里的比賽型選手。我對醫(yī)學的興趣源于隊醫(yī)為我們療傷的經(jīng)歷——他用一種十分新穎而又非正統(tǒng)的方法來給我們治療跑步損傷。他是第一個讓人在游泳池里跑步的醫(yī)生,還用烤箱來制作矯正器。在他看來,一定有更好的方法來醫(yī)治跑步損傷,于是,他開創(chuàng)了屬于自己的一套獨特的治療方法。傷病不斷的瑪麗·德克爾·斯萊尼(M a r y D e c k e r S l a n e y ,前奧運會選手)就是經(jīng)他診治獲得新生的運動員之一?,F(xiàn)在,跑者在水中訓練不僅僅是為了傷病恢復,也是將其作為低沖擊力的補充訓練。而今天,在結(jié)束大學比賽生涯的2 0 年后,在見證了太極跑是如何幫助包括我自己在內(nèi)的很多人重獲跑步新生后,我又重新找回了大學時代的激情。
現(xiàn)在,我們治療跑步損傷的方法依然是,休息、冰敷、穿固定靴、拉伸、強化肌肉力量以及使用各種康復設備。但是,盡管有這么多的方法,跑步受傷率依然很高。很多跑者放棄跑步不是出于他們的本意,而是出于健康顧問的建議(他們只看到了癥狀卻不去探究導致跑步損傷產(chǎn)生的內(nèi)在原因)。通常,健康顧問給出的唯一解決方案就是停止跑步。相比之下,太極跑不僅僅找到了傷病的原因,還給出了治療的方法,更教會我們?nèi)绾瓮ㄟ^改變跑步的方式來預防跑步傷病——這種預防醫(yī)學的方法是我們未來醫(yī)學的發(fā)展方向。
我也經(jīng)歷過傷病與康復的循環(huán)過程。年輕的時候,我的雙腳很疼,最終不得不在2000 年因嚴重的關節(jié)炎進行了腳部手術(shù)。由于退行性病變,我的兩個大腳趾的關節(jié)都無法向上彎曲,我想,我的跑步生涯要結(jié)束了,骨科醫(yī)生也是這樣對我說的。是不是該從事另一種運動?不可能,因為沒有哪個運動像跑步一樣方便而輕松了!
后來,在2005年12月《華盛頓郵報》周日版上,我看到了一篇有關太極跑的文章,這篇短文激發(fā)了我的興趣并促使我買了《太極跑》(Chi Run-ning )這本書。在看完一遍并進行了一些訓練之后,我發(fā)現(xiàn)這正是我一直想要尋找的不受傷病困擾的跑步方法。并且,其中的很多建議也非常適用于我的另一個愛好——越野滑雪,所以,我很容易地就理解和接受了這種方法。
在學習太極跑后,我取得了以下成績(這時我40 歲了):
● 2006年4月波士頓馬拉松,全部參賽選手中第53名,用時2 小時31分27 秒;
● 2006年5月渥太華馬拉松,全部參賽選手中第8 名,用時2 小時32分3秒;
● 2006年9月空軍馬拉松,全部參賽選手中第1名,用時2小時31分28秒;
● 2006年10月海軍陸戰(zhàn)隊馬拉松,全部參賽選手中第11名,大師組第1名,用時2小時32分27秒。
我在6 個月內(nèi)跑了4 個馬拉松(全部在2 小時31 分和2 小時33 分之間),在所有比賽中都覺得很舒服,而且?guī)缀醪恍枰裁椿謴?。這種技術(shù)中一定含有某種特殊的東西,因為即使是在年輕的時候我也無法做到這一點。
關注跑姿使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不斷地進步——有時可能是一小步,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會取得長足的進步。沒有人可以擁有“完美”的跑步姿態(tài),但我確實見證了很多跑者通過練習太極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2008 年10 月,我有幸參加了為期4 天的太極跑輔導員培訓課程。這種浸入式課程加快了我的學習進程,也使2008 年成為了我一生中最成功的賽季。而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幫助別人。太極跑延長了我的跑步壽命,使跑步變得更容易、更沒有傷病,也讓我有信心可以一直跑到老。太極跑的方法應用了物理學與生物力學,它能使每一位跑者從中獲得幫助。“無疼痛,不收獲”已成為過去,“謝謝你,不要疼痛”才是太極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