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基金跟我的名字一樣,這么巧合肯定就是上天告訴我,買了一定會賺錢的。
Tom跟我說最近要投資黃金,他泡妞兒很有辦法,證明他很有頭腦,跟著他說的買肯定沒錯。
哦,我還想起一個真實的例子。長投網剛開張的時候,曾經有個人提出讓“小熊”改名,他的理由是,“小熊”讓人聯(lián)想到“熊市”,實在太不吉利了。在此,我真誠地祝福這位朋友,能在人生道路上遇見一個網名叫作“大牛”的人,從此踏上他的投資成功之路!
那么,讓我們來看看布帥和胖子引入數(shù)據(jù)分析之后,他們是怎么尋找被低估的球員的。
別怕,這張圖我也看不懂,棒球我也不懂,但這不妨礙我理解布帥的意圖。
舉例來說,棒球中最重要的一個數(shù)據(jù)是上壘率,上壘率=(安打+四壞保送+觸身球)/(打數(shù)+四壞保送+觸身球+高飛犧牲打)。你不需要懂這些名詞(我也不懂),但從這個公式中你可以看到,上壘率取決于分子和分母,分子上的數(shù)值越大越好,分母上的數(shù)值越小越好,但分子和分母的絕對值都沒有意義,有意義的是這個比率。
我們用公式來說,假設上壘率=A/B。球員大牛的數(shù)值A舉世無雙,是所有球員中最高的,那么他就一定是最有價值的球員嗎?他就一定比另一位球員小熊的上壘率高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球員大牛的B值有可能也很高,所以他的上壘率就低了。
上圖是從維基百科查到的臺灣中華職棒的數(shù)據(jù),從中可以看出,2007年最高上壘率的陳金峰,安打數(shù)(越高越好)不如張?zhí)┥?,但最后的綜合數(shù)據(jù)卻比張?zhí)┥竭€高。
因此,如果這兩個頂尖球員都是候選對象,無論張?zhí)┥娇雌饋碛卸鄮?,擊球聲音有多好聽,以及他女朋友有多漂亮,你都應該堅定不移地根?jù)上壘率的數(shù)據(jù)來選擇陳金鋒!
這就是布帥教的本課內容,用數(shù)字來評估一個球員的價值,而不是只看“他屁股上是否有毛”。相應地,在投資領域,說得再天花亂墜都不管用,關鍵還是數(shù)字告訴你的真相,例如歷史收益率如何,在相同產品中的排名如何,等等。
對布帥的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大可以借著學投資的名義,看一下這部曾經榮獲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影片提名的電影《點球成金》,當然,更推薦其同名的原著,因為原著里面的案例更加詳細。這本書的作者邁克爾·劉易斯,鼎鼎有名,他的成名作,即《說謊者的撲克牌》也是神書。看完這些書和電影,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學習投資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數(shù)字化思維可以運用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其實不僅僅在投資領域、棒球領域,數(shù)字化思維在很多領域都被廣泛地運用著。愛看NBA的讀者應該會很熟悉助攻、籃板、蓋帽,以及投籃命中率這些數(shù)據(jù)。實際上,被教練綜合評估的數(shù)據(jù)還有很多,例如“球員每分鐘效率”“球員使用率”等。通過這些數(shù)據(jù),教練和管理團隊能夠用數(shù)字化的思維來公平地評估每一位球員的真正貢獻。暖手同學跟我說了一個例子,當年姚明打NBA,很多人說他場上的得分并不高。但是,有一個統(tǒng)計數(shù)值,叫作“姚明不上場的得分率”,這個數(shù)值很低,即證明了姚明在場上可以幫助隊友得分???,數(shù)字多么重要。你明白姚明同學為啥掙那么多錢了吧?!
最后再請布帥勵個志吧。這部電影雖然叫作《Money Ball》,但主角布帥覺得一切與Money無關。他說:“我曾經為了錢做過一次人生的重大決定,我再也不會這么做。”所以,他拒絕了波士頓紅襪隊的巨額工作邀約,他的目標不是贏球,不是冠軍戒指和慶祝的香檳,他的目標是“改變棒球的規(guī)則,改變世界”!
對,這就是我信奉的原則,投資的目的是要賺錢,但賺錢不是重點,賺到了錢,我要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