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聯(lián)邦探員親自教你說謊和識謊 9

FBI教你十分鐘識別謊言 作者:冠誠


這個時候,四周靜悄悄的,只剩下“血液”流到盆子里的聲音,探員們都屏住呼吸仔細觀察罪犯的表情,過了一會兒,一個探員小聲說道:500毫升了。再過一會兒又輕輕說:快半盆了。隨著“血液”流到盆子里的聲音持續(xù)不斷,罪犯的臉色很快變得蒼白起來,好像真的被抽出了身體里的血液。又過了一會兒,罪犯的呼吸變得微弱起來,終于面色蒼白地死了。

其實催眠術是一種非常高超的騙術,它可以通過意識誘導,使人產(chǎn)生某種現(xiàn)象消失或存在的幻覺,通過意識欺騙,使被施術者相信施術者的謊言,或者放下正常情況下該有的警惕和防備。在FBI偵查案件中,就曾有過用催眠的方式獲取罪犯大腦里的秘密的事例。

FBI識破謊言的九個常用秘招

從人類的測謊史就可以看出,機器始終是靠不住的,它們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陷??逼浦e言歸根結底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心理博弈,最終的判斷還得依靠人。FBI早在1994年就已經(jīng)在招聘探員時啟用了謊言測試環(huán)節(jié),他們在戳穿謊言方面有不少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借鑒的招數(shù)。

1.說謊者常會忘“我”

美國赫特福德郡大學韋斯曼認為,人們在說謊時往往會感到不舒服,他們會本能地把自己從所說的謊言中剔除出去。比如,當你問你的朋友昨晚為什么不來參加派對時,如果他抱怨:“車壞了”,而不是“我的車壞了”,那么很有可能他在說謊。此外,說謊者也很少提及他們在謊言中牽扯到的人的姓名。

美國總統(tǒng)比爾·克林頓就“拉鏈門”事件在向公眾講話時,說的是:“我跟那個女人沒有發(fā)生性關系”,用“那個女人”代替了“莫妮卡”。

2.反復問同一個問題

問一個人問題,然后等他回答。問第二次,回答會保持不變。如果說謊者已經(jīng)回答過兩次同樣的問題,那么他就會認為“蒙混過關”了,并讓身體放松下來。

在所有的生理反應消退后,身體放松成為正常狀態(tài)。當你趁他們不注意再次問這個問題時,他們已經(jīng)不在說謊的狀態(tài)中了,他們不是惱羞成怒,就是會傾向于坦白。如果一個人說:“我不是已經(jīng)和你說過這件事了嗎?”然后才勃然大怒,這多半是在欺騙。也可能對你說:“事情是這樣的,我還是對你直說了吧?!?/p>

3.看眼球轉(zhuǎn)動方向

“說謊的人不敢看對方的眼睛”,人人都知道這句忠告。因此,高明的說謊者會加倍專注地盯著你的眼睛,并且瞳孔擴張。每個人都記得小時候媽媽的批評,“你肯定又撒謊了——我知道,因為你不敢看我的眼睛?!边@教會你從很小起就知道說謊者不敢看對方眼睛,所以人們學會了反其道而行之以避免被發(fā)覺。

由于注意力太集中,說謊者的眼球就會變得干澀,這會讓他們頻繁地眨眼。另外一個方法是直接盯著說謊者的眼睛,看他眼球的運動方向。通常,當一個人編造謊言時,眼球會向右上方轉(zhuǎn)動。這種“眼動”是一種反射動作,除非經(jīng)過嚴格訓練,否則是裝不來的。

4.說話越肯定說謊嫌疑越大

人要想記住一個時間段的所有細節(jié)是很困難的。通常,人們在回憶某個時間段的各種細節(jié)時會反復糾正自己,把思緒理順,這個過程中,他們難免會復述得磕磕巴巴。但是說謊者在陳述時是不會犯這樣的錯誤的,因為他們已經(jīng)在頭腦的假定情景中把一切都想好了,不過,這恰恰暴露了他們。

在你的朋友身上試試,問他們兩天前的晚上從離開辦公室到上床,他們做了什么,他們會說,“我回家,然后坐在電視前。噢,不是,我先給我媽打了個電話,然后才坐在電視前面的?!钡钦f謊者在陳述時是不會犯這樣的錯誤的,因為他們已經(jīng)在頭腦的假定情景中把一切都想好了。他們絕不會說,“等一下,我說錯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