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身體語言比有聲語言更真實 1

FBI教你破解身體語言 作者:冠誠


在生活中,我們判斷一個人誠不誠實,往往是看他所說過的話與事實是否相符。但是像這樣去驗證話語的真實性往往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就會讓我們變得很被動,甚至會給我們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如果你的商業(yè)合作伙伴向你撒謊,而你相信了他的話,與他進行了合作,等到你知道對方不誠實時,你可能已經(jīng)遭受到了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但是,如果在他跟你談合作的當口兒,你就能捕捉到對方不誠實的信息的話,那么你就可以避免這樣的結(jié)果產(chǎn)生。

但是,我們怎么才能判斷對方是否誠實可靠呢?FBI告訴我們,非語言交流往往能夠反映一個人真正的思想、感覺和意圖。只是,人們常常會忽略自己的非語言交流行為。發(fā)生在亞利桑那州的一起強奸案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當人在撒謊的時候,肢體語言往往與有聲語言難以一致。

一名年輕的犯罪嫌疑人被抓來審訊,他的供詞十分有說服力,而他的故事也非常合理。他聲明,自己從未見過受害者,并曾沿一排棉花地前行,然后左轉(zhuǎn),最后徑直走回家。審訊中,一名探員快速地記下了嫌疑人的供詞,而另一位則一直在注意著嫌疑人的一舉一動。那位審訊人員發(fā)現(xiàn),當嫌疑人說到左轉(zhuǎn)和回家時,他的手打了個向右的手勢,而這個方向正好指向犯罪現(xiàn)場。如果那位審訊員不是一直在觀察嫌疑人,他不可能抓住嫌疑人的這一破綻——即言語(左轉(zhuǎn))

和非語言行為(向右的手勢)的不一致。看到這個手勢后,他立刻確定這個嫌疑人在說謊。于是,過了一會兒,審訊人員再次與嫌疑人展開了較量,最終嫌疑人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從上面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身體語言比起任何有聲的話語都誠實。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人們通過身體語言所進行的信息溝通占了半數(shù)以上,美國有一位傳播學家就曾提出了這樣一個信息表達公式:信息的全部表達=55%表情+38%語調(diào)+7%語言。

顯然,在人際交往中,身體語言作為人體的非語言行為也和有聲語言一樣是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有時候即便你的有聲語言說得無比動聽,可以完全蒙蔽對方,但是你的身體語言卻會“出賣”你。比如,一位女孩去找她的一位好友借錢,那位好友在答應(yīng)借錢給她的同時卻下意識地搖了搖頭,那位女孩立刻想到,她的好友并不是真心愿意借錢給她,而只是因為抹不開面子才沒有拒絕。事實上她的好友也的確如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