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驚的是,絕大多數(shù)曾圍繞這個普遍主題著書立說或者發(fā)表評論的人,幾乎沒有關注過這個問題。過去幾年里,許多作者在他們寫的書中認為,我們一直過于高估了天生才能的作用,低估了諸如機會、動機和努力的價值。我十分同意這種觀點,而且,讓人們知道他們可以通過練習來提高,并且大幅度地提高,一定十分重要。否則,他們可能連試一下的動機都沒有。但有些時候,這些書籍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光靠真誠的愿望與刻苦的努力,就足以提高了,“只要你努力朝前奮進,終將達到目標”。但這也是錯誤的。在足夠長的時間內進行正確練習,可以實現(xiàn)改進。再無其他。
本書詳細地描述了“正確的練習”是什么,以及可以怎樣發(fā)揮它的作用。我們從一個相對較新的心理學領域中找到了涉及這種練習的細節(jié),最好是將這個領域描述為“專業(yè)特長科學”。這個新的領域著眼于理解“杰出人物”的能力,所謂“杰出人物”,就是那些在他們所從事的行業(yè)或領域中表現(xiàn)最突出的人們,以及那些登上了巔峰的人們。同時,我還發(fā)表了關于這一主題的幾本學術專著,包括1991年出版的《從平庸到卓越:前景與局限》(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Expertise: Prospects and Limits),1996年的《通向卓越之路》(The Road to Excellence),以及2006年的《劍橋專業(yè)特長與杰出表現(xiàn)指南》(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等。
我們中那些在這一專業(yè)領域(指前面提到的“專業(yè)特長科學”的領域)從事研究的人,調查了是什么因素使這些杰出人物從其他人中脫穎而出。我們還嘗試著逐步研究這些專家級的杰出人物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提高他們的表現(xiàn)和水平,以及他們在提高的時候,其心理和生理能力出現(xiàn)了怎樣的改變。20多年前,在研究了一系列行業(yè)或領域中的專家級人物之后,我的同事和我開始意識到,不論在什么行業(yè)或領域,提高表現(xiàn)與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我們把這種通用的方法命名為“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如今,對于在任何一個行業(yè)或領域中,希望充分利用人們的適應能力這種才能來學習新的技能與能力的所有人來講,刻意練習依然是黃金標準,而且,它是本書的核心內容。
本書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刻意練習是什么,為什么管用,以及杰出人物如何運用它來發(fā)展杰出的能力。為了做好這些,我們必須研究各種不同類型的練習,從最簡單的到最復雜的,并探索它們之間的差別。不同類型的練習的關鍵差別在于,它們對人類的大腦和身體的適應能力的利用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我們將花一些時間來探討那種適應能力,以及是什么觸發(fā)了那種能力。我們還探究,到底我們的大腦發(fā)生了哪種變化來響應刻意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