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少年并非凡人。他姓李,在天下數(shù)以千計李姓家族中,他的家族毫無疑問是排名第一。在他的家族中,亦有數(shù)以千計的李姓同族,然而他的名“重茂”,可以讓他在這第一家族中排到第一列中——在這一列中的人名,一雙健全的手便能扳著指頭數(shù)下來:
天子,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李令月;太子,李重俊;溫王,李重茂。
是了,在李氏皇族中,他年紀雖小,卻不折不扣地排在僅次于太子的位次上,因為他就是太子李重俊唯一的親弟弟,六個月前剛剛受封為溫王的李重茂。
重茂雖是當今天子最小的兒子,卻和太子李重俊一般,并非韋后親生,乃是庶出,因此并不得皇帝、皇后的喜愛,因為和太子并非一母,連太子也不怎么看得起這個小弟弟。加之他從小命運多舛,百病纏身,是以年僅十歲上,便被送往純陽宮中作為俗家記名弟子修行。彼時皇族中女性出家修行乃為常態(tài),通常外戚入佛寺,宗親入道觀,權(quán)傾一時的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都曾入道觀寄名,宗族中男子入道觀的倒是甚為稀罕,由此亦可知李重茂在皇帝、皇后心中地位如何。
上個月初,皇帝征召天下族人進京,詔書如羽,分馳四方。華山地近長安,可是純陽宮中的李重茂直到三天前才得到詔書。詔書來得出奇的晚,從小便謹小慎微的重茂可不敢耽擱。韋后正找不到理由收拾他們這些庶出的兒子們,若是誤了日期,重茂身為皇次子,一樣在劫難逃——三十年來李氏皇族被誅戮殆盡,血淋淋的情景尤在目前,朝中官員素來黨附皇后、武氏,誰把這些真正的天潢貴胄放在眼里?
因此接到詔書的第二日一早,重茂便向呂洞賓辭行。呂洞賓深知眼下李氏、武氏、韋氏圍繞皇位之爭愈演愈烈,便命純陽宮大弟子謝云流親自送重茂下山回宮。
那謝云流也非凡品。他乃呂洞賓中年之后收下的第一個弟子,亦是純陽宮創(chuàng)建時的長門大師兄,年紀雖不大,今年滿打滿算才十七歲,卻已深得呂洞賓真?zhèn)鳎允鍤q起便代表呂洞賓在純陽接見江湖人士,雖未曾行走江湖,但武功卓絕,但凡見過一面的江湖中人,都已不敢以“純陽小子”之類的眼光來看他。
重茂的生母早在則天天后時期便已身故,皇室原也沒人看得起他,入純陽宮說穿了乃是避禍于道觀。但呂洞賓偏偏十分疼惜這沒娘的孩子,雖是外室弟子,不入純陽弟子名錄,但還是令自己的大弟子謝云流寸步不離地保護他、教導他,是以他和呂洞賓乃名義上的師徒,和謝云流卻是事實上的師徒。只是他年紀幼小,身體又先天不足,謝云流名為教導,實則是在調(diào)養(yǎng)他的身體,所傳授的不過是入門的培本固原的煉氣之法。
重茂心知謝云流心中對自己回京充滿擔憂,不欲在這無可奈何的事上多說,笑著岔開話題道:“師兄,這無妨的。師兄你這次只怕也要在長安耽擱一段時間,咱們倒可時時見面,也算不錯了。說不定等到秋天,父皇恩準,我又可隨你一同回宮,豈不正好?”
謝云流沉吟半晌,才道:“不錯,此次送你進京,我是有心要留上一段時間。我對師父說,乃是為了在長安看顧你一段時間,但卻并非真是為此——你一入宮,只怕就只有你找我,我畢竟無名無分,卻也不能隨時入宮看顧你?!?/p>
“正是?!敝孛裆鋈?,接口道。
“你我情如手足,我不敢對師父說的事,卻也不瞞你——我打算在京師里,好好找找咱們本門的失傳之物——”謝云流緩緩道,“純陽別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