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市,人口超過兩千萬。大街小巷的交通不分時段保持著擁堵,每天幾百萬輛的機(jī)動車在二環(huán)到六環(huán)之間制造著尾氣,不期而遇的小雨或小雪就足以讓這座無比巨大的城市陷入嚴(yán)重的交通恐慌。軌道交通雖然可以保證通勤族的時間,但早晚高峰沒有尊嚴(yán)的擁擠足以讓人窒息。每個人都想逃離這里,卻又舍不得這里的機(jī)會和繁華。人們似乎沒有幸福感,每個人都在緊張焦慮的霧霾中度過每一天。
生活就是這樣。
這條酒吧街被一個十字路口分為南北兩條巷子。白天空蕩蕩的,所有店面上午基本不營業(yè),不熟悉的人路過這里甚至以為生意蕭條,根本無法想象它夜晚的繁華。每當(dāng)夜幕降臨,霓虹燈點亮,工作了一天的年輕人紛紛從四面八方匯入這條最熱鬧的酒吧街來放松、狂歡,放縱和揮霍自己的青春。
傍晚七點,天剛擦黑,成串的游商把來自祖國各地特別是新疆或云南的手工藝品和裝飾品放在黃黃的絨布上招攬生意。綠松石、蜜蠟、紅珊瑚、藍(lán)色的孔雀石、白色的貝殼、漂亮的羽毛搭配成各式各樣的手鏈、項鏈、耳環(huán)。巨幅唐卡、紅紅的石榴籽肚兜、花花綠綠的荷包、掛毯充滿民族風(fēng)情,讓路人忍不住駐足流連。新疆的小伙子坐在三輪車上一邊等著生意,一邊悠閑地看著街景。酒吧街的老板也使出渾身解數(shù),要么打開門窗讓充滿節(jié)奏的音樂震翻整個街道,要么找來年輕的帥哥把剛下出租車的女孩直接引到店里。鐵板燒、油炸臭豆腐、烤羊肉串、麻辣燙、涼皮、冰糖雪梨的老板忙得不可開交。正是他們無聲無息的加入,讓從南到北的巷子每晚好像重慶火鍋一樣翻滾著熱辣而豐富的氣息。快到十二點,酒店的領(lǐng)位送走了第一波客人的同時,又揉著眼迎來第二波客人。時不時有哈雷摩托車閃著發(fā)亮的銀光轟鳴著飛過巷子還用卷起的塵土來證明他們的存在。整條巷子好像又變成了豪車、美女、酥胸、長腿的展覽。的確,這是一條紙醉金迷的巷子。熟悉了這一切,人也就神經(jīng)麻木了,似乎聽著故事也沒有了知覺,甚至不會感覺聽到的故事有什么特別。
這個故事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講給我的。他叫高慶生,看上去很普通,普通得放到這座城的繁華中就再也認(rèn)不出來。所以,他講的故事也很普通。但他向我保證,這故事絕對是他親身經(jīng)歷的。我看著他一臉真誠的神情,相信他的話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