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騙子(4)

世間的名字 作者:唐諾


真正救了臺灣這一代騙子的,我相信是海峽兩岸的解凍開放,跟英國當時的廣大北美新殖民地之于弗蘭德斯一樣,忽然掉下來一個作夢都想不到的全新運動空間。整個二十世紀九○年代,我個人所知道的臺灣騙子,包括正職的、業(yè)余的、打工的、伺機轉(zhuǎn)行的,乃至于本身工作或志業(yè)就帶著高度騙術(shù)色彩的,幾乎全去了大陸,如同搭乘同一班歷史加開的富貴列車。林同學當然也是這股浪潮中的微塵一粒,整整十年,大家喝酒眾會偶爾講起他,總聽說他又轉(zhuǎn)進太原或成都或東北大連云云、此時此際他也許正在某節(jié)火車車廂里,打著盹,或沒事看著外頭漫天大雪;我們開玩笑說他像臺灣的過氣歌手,熱潮如海浪,第一批打上岸的總是垃圾,一時誰也分不清誰是誰,誰都可以放膽吹噓自己是來自寶島的第一紅歌星,反正一個省一個省唱過去,反正大陸就可以這么大,等一圈輪完了再回頭,可不是又全新的好漢一條?

我們這些鄉(xiāng)愿的老同學,打心底的為他慶幸,還舉酒遙遙祝福他——連我(老同學中最犬儒的一個)都不免暫帶僥幸的相信,這也許會是他生命中最好的一段時光吧,也許他自己都開始認定此生就是中國大陸了,像納博科夫筆下的普寧教授,滿意的看著自己的美國新房子,恍惚到好像自己真的就生于斯長于斯跟眼前的大樹一樣,從來就沒有俄羅斯祖國,沒有過革命,也沒有流亡,沒有內(nèi)戰(zhàn)迫害和那些個披星戴月的日子。我甚至期盼他能有余裕有心情可以開始計劃自己的晚年,不怎么真實都可以,對一個總是朝不保夕、生命能見度有限的騙子而言,這可能是幸福的征兆,甚至可以救他——

如果你不是通過傳聞、通過類型小說或電影等神話載體去認識一個騙子,那你將很難夸張他的真實能耐和聰明。笛福的《摩爾·弗蘭德斯》最有趣的地方就在這里,除了線條有點拉直,過程中多了些上帝圣經(jīng)的宗教體悟,基本上笛福是貼近的、老朋友也似的看著弗蘭德斯,如同我們之于林同學,而這位被傳聞夸大為英倫首席女騙子的弗蘭德斯究竟有何神通之處?我們看到的永遠就那幾招——她持之以恒的一直假扮自己是個有錢的貴婦,好獵取一個有錢丈夫(弗蘭德斯于是結(jié)過五次婚、嚴格上來說皆不算成功),這是她惟一可稱為騙子的行徑,但對有同情心的人來說,毋寧更像只是一個女人的可憐自衛(wèi)術(shù)而已不是嗎?另外,她能做的只是順手牽羊式的行竊,偷人家店里的布料、偷公園里落單有錢兒童的項鏈、偷旅店酒客的錢包行李云云,需要的不是聰明,而是某種手眼協(xié)調(diào)的快速反射,皆是日后電影中、小說里的騙子壯夫不屑做、我們作為一名觀眾讀者也絕對看不到的事。

我跟林同學從國小到國中同校七年半,日后他跟了出嫁姊姊去瑞芳,我遷居三重再轉(zhuǎn)臺北市,我們兩家原來只隔一條不到兩米寬的巷道,不想知道他家的種種都不行。在一九六零年代除了小孩生產(chǎn)過剩其余一切嚴重不足的年代,宜蘭沒有幾家父母真的在逼小學階段的小孩讀書的,因此學校成績好壞,基本上就直接是先天資質(zhì)的顯現(xiàn)。我記憶中的林同學,穩(wěn)定在前段三分之一處,也就是中等稍上之資。他的麻煩但也是他日后真正的騙子資產(chǎn),是他唇紅齒白、哭兮兮的瘦弱,有一點天予不取、不欺負他太對不起自己的味道,因此,我們這幾名老同學的交情,其實是從保護他、為他打群架開始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