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密長青春科爾寺(1)

破譯藏地密碼 作者:楊新安


可以說,我們對于理塘的留戀,在于許多未知,它們總是以一種隱含內斂潛伏著。到了理塘,不能不去長青春科爾寺看看。因為它就是那種深含一種精、氣、神而不外露的典范。

次仁師傅手指著遠處的長青春科爾寺,像是在給遠方的客人指看自己的家。那個家,不僅有傳說、有故事、有回憶,更為重要的是還有一往情深的思念。

夏日的長青春科爾寺一別往日的景致。

如果說秋冬時節(jié)它完全被覆蓋于冰雪之下養(yǎng)精蓄銳,那么時下身披太陽光輝的寺院恰似一片輝煌偉岸的宮殿群落,悄然屹立于山體、花團錦簇與綠草茵茵之間。

風輕云淡,經(jīng)輪和絳紅色是這塊神秘土地上的主色調。暖融融的日光底下,漫遠狹窄的石子路上,一兩個手持經(jīng)輪口中呢喃有詞的藏傳佛教教徒邁著緩緩的腳步,循路而上,在絳紅色的寺院外墻映襯下,形成一幅祥和的“釋佛圖”,肅穆而唯美、絢麗而高古。

長青春科爾寺,當?shù)厝朔Q它為理塘寺,始建于明萬歷八年(公元1506年),系第三世達賴喇嘛瑣南嘉措所建。寺廟占地500余畝,鼎盛時期僧侶多達3700余人,為康區(qū)黃教(格魯派)第一大寺廟。

在藏地,黃教有六大寺院,包括內三大寺——西藏的色拉寺、哲蚌寺和呷登寺;外三大寺——理塘的長青春科爾寺、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

第三世達賴喇嘛瑣南嘉措(1543—1588年)于1577年經(jīng)青康赴蒙古,第二年十月十五日在青海接見蒙古大王阿泰汗,并向阿泰汗信眾講述了深廣的如來教授。從此,使全蒙的眾生遠離外道,信仰如來正法,并修建了許多寺院。

瑣南嘉錯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把黃教傳布到內蒙古,使內蒙古全部蒙族人民改信佛教。

這是他和蒙古大王阿泰汗共同完成的。

當時的蒙古人民信仰薩滿教,薩滿教有著很多不良的風俗習慣,如“夫死妻殉”的風俗。丈夫死了,不僅讓妻子殉葬,還給死者宰殺很多駝馬作為祭祀等?,嵞霞未朐跁姲⑻┖箷r,說服他廢除不良的風俗習慣,改信了藏傳佛教格魯派,在當時來說,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歷史事件?,嵞霞未肱c阿泰汗的會見,不僅雙方都滿意,明朝中央政權也很高興。阿泰汗臣服了明朝,解決了屢次在北方與明朝對抗的矛盾。

三十八歲那年,瑣南嘉措在返藏途中,來到理塘吉祥圣地。他為利有情,以定中觀察饒蓋眾生之殊勝善巧方便,并得到諸佛菩薩的多次指點。于1506年農(nóng)歷6月12日開始倡建長青春科爾寺,并且塑造雪域第一大銅鑄鍍金莊嚴無比的覺沃釋迦牟尼威震三界之佛像。

同時,在理塘講授《密宗道次弟廣論》等,諸多高僧大德從十方八面會聚于此,并嚴格地按顯宗儀軌來修建長青春科爾寺。

在歷史的長河中,長青春科爾寺曾誕生過第七、第十世達賴喇嘛,第七、八、九、十一世帕尼拉活佛,第五世嘉木樣活佛和長青春科爾寺第一、二、三世香根活佛等諸多高僧大德,對康區(qū)藏傳佛教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長青春科爾寺早已名震康巴,聲名遠揚。

長青春科爾寺以組織嚴密而具有典型性。

全寺的宗教、行政和經(jīng)濟大權都由香根活佛總攬,下設“堪布”,參與寺內重大寺務決定,主要負責宗教事務,任期兩年,卸任后可以參加“堪布、格桑會議”。

全寺設傳號一人掌握著行政大權,領導寺內七大孔村、六個西所(經(jīng)濟組織),任期兩年;堪布四人,掌管寺內經(jīng)濟,任期五年;鐵棒兩人,掌管寺內律,任期一年;滿則一人,主管大殿經(jīng)誦功課。并由上述人員組成“堪布會議”,是全寺最高權力機構,決定全寺一切重大事宜。

傳號之下設“格桑會議”,由各孔村的格桑18人組成,管理孔村事務。孔村是全寺的最基層單位,每孔村設格桑2~5人,任期五年,格桑可以參加“堪布會議”,是格桑會議的主要成員。有的孔村還下設牟村。

另外,寺院還設有各種管家,負責管理香根活佛、堪布的財產(chǎn)。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