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教授們對待學生平易近人,循循善誘,哈佛法學院的行政管理人員也是兢兢業(yè)業(yè),他們確確實實地做到了“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我讀碩士的一年是被服務的對象,博士第一年是碩士生的學生指導,在這兩年的時間里對他們?yōu)榉▽W院營造的社區(qū)歸屬感的努力有著深切的體會。
我在哈佛所接觸到的每一項活動,從入學適應指導(orientation)、住宿,到課程安排、圖書館資源使用培訓等,活動之后都會收到一份調查問卷,希望得到學生對其服務的評價和改進意見。這些問卷調查所得到的信息都會被認真對待。一個很夸張的例子是,有一次碩士項目辦公室組織我們學生指導開會,其中一項議題是關于入學適應指導中的活動安排。入學適應指導為期7天,其中一天的一項活動——同時也是波士頓的著名旅游項目,叫做“水鴨子”(water duck),即乘坐一輛水陸兩用的旅游巴士參觀波士頓市區(qū)的歷史景點以及出??凇m椖控撠熑藢ξ覀冋f:“根據(jù)我們收到的反饋信息,同學們對“水鴨子”這個活動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活動很新奇有趣,但也有人認為太耽誤時間而且收獲不多?!睘榇?,大家花了20多分鐘的時間討論到底這項活動是否應當予以保留,或是更換為其他的活動。也許有人會認為關注這樣的細節(jié)實在大可不必,但我覺得這正反映了他們對待學生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和真誠的努力。
除了令人高山仰止的學術和教授資源以外,我想哈佛園里還有一項很重要,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資源,就是身邊的同學。哈佛法學院的著名校友自不必多說,奧巴馬總統(tǒng)及其夫人米歇爾都是法學院的校友,2012年與奧巴馬競選總統(tǒng)的羅姆尼也是(盡管哈佛作為左派民主黨的大本營在大選中是“一邊倒”地支持奧巴馬);馬英九則是法學院博士項目的畢業(yè)生。
有教授在課堂上曾經(jīng)跟同學們開玩笑說:“你們如何對待老師倒是其次,但請一定對你們身邊的同學好一些。你可不知道哪天你的同桌就成了美國總統(tǒng),還能提拔你當個貿易代表什么的。”(奧巴馬政府主管國際經(jīng)濟事務的副國家安全顧問兼貿易代表弗羅曼曾經(jīng)是奧巴馬在哈佛法學院讀書期間的同學。)這話雖然是說笑,但卻也很有道理。
哈佛法學院的學生來自于60多個不同的國家,每個人的經(jīng)歷和背景都不一樣,而每個人背后的故事都可能是一部勵志小說,同學之間的交流往往都會使人獲益匪淺。我在決定做非洲研究和博士申請的過程中,就得到了許多來自非洲的朋友的大力支持,其中一些同學與我一樣留在了哈佛讀博士,還有幾位則回到了各自的國家,準備競選眾議院的議員等。
孟子曰,人生有三樂。對于我而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修身齊家的基礎,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則是更高的人生和生活樂趣。從北大到哈佛,盡管這一過程中有過失意也有過挫折,但我始終覺得我是最幸運的,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從一個擁有“完美的成績不完美的性格”的懵懂少年,逐漸學會了時時反思與感恩,更是由于我在成長的過程中收獲了最難能可貴的師友,所以這一路走來從不覺得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