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學照亮海泉的音樂之路(四)

逆流而上:羽泉15年再生 作者:李響


最開始學琴,一堂課三塊錢,后來漲到四塊,再后來五塊,老師特樸實,每次漲價還挺不好意思。這絕對是海泉在鋼琴上的啟蒙老師,他一直用鼓勵的方式在對待這個學生。每過一段時期,海泉覺得疲了,要放棄要退縮的時候,老師都會單獨跟他談話,說自己覺得他彈得真的不錯,以后可以準備考沈陽音樂學院的附中,繼續(xù)練下去,然后是大學,可以考慮以后干這一行。每次面對這種未來的規(guī)劃和憧憬,海泉都習慣性地裝乖點頭,其實內心總有個聲音:我可不干這個!絕對不干!這事跟我有什么關系?

甚至在海泉還在上小學的時候,老師準備安排他在某個星期天的下午,在他另外一個學生的鋼琴獨奏音樂會上,穿插為現場聽眾表演一曲。海泉一聽這個,趕緊說自己有一堆事,還轉動腦袋瓜子想,如果老師不改主意,怎么把自己提前弄病??傊伎旒笨蘖?,就是怕在外人面前表演,打死都不干。

那個時候的胡海泉,覺得除了要義務替姐姐學鋼琴外,自己和音樂完全八竿子打不著關系。那時的他連流行歌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別說當時已經大紅大紫的譚詠麟、張國榮、齊秦、童安格這些歌星的名字了,在他看來,那是另外一個世界。好在老師一直沒有強迫他,只是鼓勵、再鼓勵,一點點建立他在琴鍵上的信心、一點點培養(yǎng)他對黑白鍵的好感。

多年后,那位老師由沈陽調到北京,在解放軍藝術學院任教。成為歌手的海泉也多方打聽,終于又托人找到老人家,每一年在北京開演唱會,他一定提前把最好位置的票,送到老師家里。

跟老師學琴學到初中二年級,馬上要面臨中考繼而面臨高中擇校了,這是被中國家長稱為人生第一個轉折的關鍵時刻。再加上他自己也不怎么喜歡彈鋼琴,就中斷了學琴。這個時候海泉的姐姐海英適時地把他又拉回到音樂的路上,姐姐給他買了一盤《理查德?克萊德曼鋼琴曲》的磁帶。因為之前他的技巧已經練到一個階段,自己聽著磁帶、試著彈里面的作品沒問題。這種方式對海泉來說,陌生又新鮮,他并不知道克萊德曼多有名,只知道學鋼琴的孩子都說他是世界上彈鋼琴最棒的。結果發(fā)現,這玩意兒自己也能彈,不懂的人聽上去,“呦!胡海泉,你可以啊,彈得跟磁帶里的一模一樣,真厲害!”海泉立刻就來了興趣,覺得這好玩兒!所以就天天彈,他把那里面所有的曲子都彈會了,喜歡的還反復練,練得特別熟,熟到能閉著眼、搖頭晃腦、兩只手充滿感情地一起一落,很像那么回事。雖然這種興趣完全是來自于虛榮,但畢竟給了他極大的動力,有了這些動力,不光他的彈琴沒有中斷,而且久而久之,他練明白了什么是伴奏、什么是和弦、怎么搭配和弦,甚至琢磨懂了怎么通過鋼琴寫歌。

其實,在那以前,從來沒有任何人教過海泉如何伴奏、如何寫歌、如何編曲,可偏偏源于最真實的虛榮和興趣,克萊德曼成了胡海泉的第二任鋼琴老師。那盤《理查德?克萊德曼鋼琴曲》成了他為數不多的磁帶里最心愛的一盤。

姐姐海英幫了海泉一個大忙,他從來沒有想過,繼續(xù)彈琴能改變他的人生,姐姐買那盤磁帶具有偶然性,或者是那天口袋里零花錢寬裕,或者是那幾天弟弟偶爾在家表現很乖需要獎勵。種種的偶然因素加在一起,讓姐姐把克萊德曼帶進弟弟的音樂世界。當海泉把克萊德曼的曲子練得差不多的時候,他周圍的同學都開始喜歡港臺的流行歌了,海泉就很自然地把彈琴和彈流行歌結合在一起,他找到了自己對音樂的一種感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