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能“無我”,如空氣菠蘿遠離大地嗎?

和佛陀賞花去 作者:釋見介


據(jù)說,空氣菠蘿是一種附生植物,在電線桿、半空中電線、巖石、樹木等,均有它們的蹤跡。不管在哪里,不論何種品種,都同樣不需要土壤。

記得初次看到空氣菠蘿,著實嚇了一跳!

什么樣的植物竟不需要土壤就能生存?我常常不可置信地看著那根鐵絲下的淡綠色須葉。有時我真懷疑它是不是假的。最后,我不得不承認,它不是“失根的蘭花”,也不是“壓不扁的玫瑰”,它就是空氣菠蘿,一種只需空氣、水分的植物。

看到空氣菠蘿,我不禁肅然起敬,很少有植物能超越對土地的附著,而它竟然可以做到!或許是它先天的特質(zhì)使然,但在我眼里,空氣菠蘿代表了一種“無我”的精神。

“無我”的論點,對于習慣自我存在的人來說,簡直石破天驚!

如果“我”不存在,那么輪回的又是誰?于是衍生出各種派別與解釋,有的甚至與佛陀所說的本意相距甚遠。而在后代各種派別及各地區(qū)域性的佛教之中,“無我”的教法甚至被略而不提。

其實,“無我”不是否定有個會說話、走路的相對性的“我”存在,而是否定有個永恒不變、常一主宰的絕對性的我。

佛陀提出“無我”,是因為洞見到世人皆因執(zhí)著“我”、“我所有”,而產(chǎn)生種種苦迫,兩千多年前佛陀成道時即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所以,放下我執(zhí),體證無我,是學佛者永遠追尋的目標。

佛陀曾在祗陀林中撿起枯葉,問比丘們:“這些樹葉是你們自己或你們的財產(chǎn)?”

比丘們回答:“這些樹葉當然不是我們,也不屬于我們?!?/p>

佛陀于是說:“所以,比丘們!舍棄不屬于你們的東西!舍棄一切對色、受、想、行、識的執(zhí)取。”

在這世界上,什么東西真正屬于我呢?不妨好好參一參。

如果把空氣菠蘿種在土壤中,如何?

答案是它必定無法存活!這又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公案。

佛陀一再告訴弟子“無我”的真理,但如果修行者一味地執(zhí)著有我,不肯放下,是否就如種在土壤中的空氣菠蘿一樣,法身慧命終究無法滋長?我抬頭看看懸空的空氣菠蘿,這么想著。

心靈小花圃

空氣菠蘿:氣生植物,根部的作用在于附著,銀灰色絨毛的葉面才是攝取空氣中養(yǎng)分、水分的吸收器官。

無我:“凡圣的分別,就在執(zhí)我與無我。圣者通達無我,所以處處無礙,一切自在。”(《學佛三要》印順導(dǎo)師著)

去我執(zhí),證得無我:放下我執(zhí),體證無我,是學佛者永遠追尋的目標。若一味地執(zhí)著有我,不肯放下,法身慧命終究無法滋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