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精神修持的道路,完全就是一條心跡,就是心性的展現(xiàn)與變化的痕跡。
所以沒有任何一條路是彎路,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走捷徑。
親愛的文竹:
我還在尼泊爾的加德滿都,和往常一樣,住在滿愿大塔的附近。每天一個人繞塔的時候,我總是想象,人們經(jīng)年累月地轉(zhuǎn)繞,大概會在大塔的四周形成一股善的漩渦,終有一天,我們將擺脫沉重的肉身,直上云天吧。對了,繞塔的時候我還看到了一個人。
連續(xù)幾天看到他,在這個世界著名的佛塔之下,在洶涌的繞塔、禮佛的人潮之中,手捧《圣經(jīng)》,對過往的人們宣說通往天堂的秘徑與主的慈恩,他是一位年老的西方傳教士。第一天,還有一群年輕人對他圍觀,然后散去。后來的幾天,便連圍觀的人也沒有了,他一個人表情嚴(yán)肅、姿態(tài)端莊地在穿行不止的人流中發(fā)表著演講。我在他身后不遠(yuǎn)處悄悄站著,聽不清他的布道之語,但我深深覺得他是可敬、可愛的。
對于林林總總的道路,甚至歧途,我越來越能夠接受它們存在的必要性了,對于“步入歧途”的人,我也漸漸沒有要憤然“拯救”之的正義感了。如果需要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修行作總結(jié)的話,我覺得這就是我的成果。
首先我不再試圖證明自己所選的這條道路的正確性。越來越清楚地知道,這一條法道,并非自己“選擇”的結(jié)果——我又哪有這般的智慧做出決斷啊。如今的道路,何嘗不是當(dāng)初,生生世世以來,一次次尋找,一次次經(jīng)歷,一次次進(jìn)出歧途,方才得遇?越是回顧自己,越不敢評判他人,越是超越過去,越是感激過去。
甚至“道路的正確性”本身,也是一個假命題,道路何以能夠獨(dú)立于人而存在呢?尤其說到精神修持的道路,從來不是人在這里,路在那里的問題,而是選擇走上這條或者那條路的問題。所謂精神修持的道路,完全就是一條心跡,就是心性的展現(xiàn)與變化的痕跡。所以沒有任何一條路是彎路,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走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