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確實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我們不僅僅要富裕,富裕之后的挑戰(zhàn)更是全方位的。如何建立現(xiàn)代官員的評價體制就是這種重大挑戰(zhàn)之一。
能不能全面照搬西方?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中國的許多情況與西方不同,文字不同,文化不同,要處理的問題不同,所以不可能照搬。能不能不學習西方?當然也不可能。因為我國社會畢竟已經到了一個財富增長的關鍵階段,北京2011 年的總產值已經達到16000 億元,人均GDP 已經達到12447 美元。中國的財政收入也已經超過10 萬億元。我們的企業(yè)已經走出國門,與世界經濟接軌,中國制造已經步入世界。我們現(xiàn)在所需要的,是如何進行具體研究,先要把現(xiàn)實的矛盾描述清楚,然后再探討一種改進的辦法。
這里所提倡的,應該是將具體行政事務管理納入學術研究的風氣。也就是說,知識界需要研究行政行為的學術性,然后才能進行系統(tǒng)的設計。但中國文化的缺陷在于,人們并不重視文墨小吏的行政管理行為。行政事務管理非學術化的傾向,還占據(jù)著主導地位。知識界的技術困難在于,許多專家缺乏基本的行政經驗,僅是書本知識還很難產生行政改進的方案。
其實,在各個部委中,存在著多種官員晉升的評價方式。如果能夠開創(chuàng)一種風氣,將多個部委的辦法進行案例分析比較,以此為基礎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相信中國體制的完善會更快一些。無論如何,我堅信政治與行政需要進行明確的分離??婆e制的經驗,1955 年所確定的干部級別制度,最近十多年的各類試驗,國際社會的許多案例,都需要認真研究,只有這樣,政府機關的官員評價體系才會有可能進一步健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