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毛澤東(1)

當尼克松遇上毛澤東 作者:【加】瑪格雷特·麥克米蘭


尼克松結束與毛澤東的會晤之前,再次小心翼翼地恭維毛澤東。“毛主席,你的經歷我們大家可是眾所周知,出身赤貧,一路走到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的最高位置,一個偉大的國家。我的背景就沒有這么廣為人知了,我同樣出身窮苦人家,一路走到一個非常偉大的國家的元首位置。歷史結合了我們兩人。”尼克松喜歡強調他和毛澤東皆出身寒微。這的確是實情,尼克松和毛澤東一樣是頂尖的政治人物。尼克松也和毛澤東一樣,熱衷于思考偉大的政治議題,不耐日常行政瑣事的勞形。當尼克松從備忘錄獲悉有家華盛頓報紙將他與毛澤東相提并論,他滿心歡喜地信手涂鴉道:“K,記下來!”

尼、毛二人邁向這次歷史性會面的道路,可以說是南轅北轍。1913年,當尼克松誕生于加州的一個靜謐小鎮(zhèn)時,毛澤東已是弱冠之齡,他已參與過革命,幫助中國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20世紀30年代,當尼克松進入大學就讀時,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內兩敗俱傷的斗爭中思考正確的中國革命道路,同時躲避國民黨的魔爪。1937年,尼克松開始在鄰近洛杉磯的寧靜小鎮(zhèn)惠特市執(zhí)業(yè),展開律師的職業(yè)生涯,毛澤東正住在中國西北地區(qū)的窯洞里,鞏固著他在黨內的領導地位。是年,日本揮軍侵略中國。當尼克松在惠特市當地的服務俱樂部發(fā)表演說,奠定未來從政的基礎時,毛澤東面臨的則是重大戰(zhàn)略決策,并與國民黨協(xié)商建立對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尼克松大部分時間以補給官的身份駐防太平洋,毛澤東則在日本戰(zhàn)敗后領導共產黨奪取政權。

當尼克松在奠定他政治生涯的根基時,毛澤東正領導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展開殊死內戰(zhàn)。到了1949年,新科國會眾議員尼克松以反共斗士的姿態(tài)聲名大噪,毛澤東則成為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無可爭議的最高領導人。20世紀50年代,當尼克松以疑似共產分子的名義調查阿格·希斯(Alger Hiss)時,毛澤東正在進行黨內整風運動和反右斗爭。尼克松登上美國總統(tǒng)寶座時,毛澤東領導中國已有二十年。

毛澤東的成長背景、他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以及他的性格,共同造就了他的領袖氣質。毛澤東個性堅韌獨立,接受新思想很早,不盲目服從父親的權威和守舊的傳統(tǒng),而他碰巧身處于這些性格能有所發(fā)揮的時代。隨著舊秩序土崩瓦解,部分是因為被自己沉重的包袱壓垮,同時也是因為受到外在世界的挑戰(zhàn),大膽且不落窠臼的志士們于是有機會在亂世中生存,乃至蜂擁而起。1917年,毛澤東在他最早發(fā)表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長久之平安,毫無抵抗純粹之平安,非人生之所堪?!泵珴蓶|說,中國傳統(tǒng)史學慣見的主題顯示,歷史總是在分與合之間更迭。“事態(tài)百變,人才輩出,令人喜讀?!痹?965年的一次對話中,毛澤東告訴美國記者友人斯諾,他從未意圖成為共產黨人或推動革命,但中國受盡壓迫,水深火熱?!昂喲灾?,事情的發(fā)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泵珴蓶|活下來的事實,進一步讓他相信是命運選擇了自己?!拔矣泻脦状尾铧c兒要死了。”他常于千鈞一發(fā)之際逃過死劫,“有一次我身旁的警衛(wèi)員被炸死,他的鮮血濺滿我全身?!?/p>

誠如其他黨內同志,毛澤東也是在動蕩、艱苦的環(huán)境下,一步步走向領導之路的。他在青少年時期即參加革命,目睹無首尸體橫陳于大街上。他看見改革派和保守派為恢復舊秩序,彼此激戰(zhàn)不休。他看見地方兵勇荼毒百姓,恣意搜捕、大肆處決。到了三十歲,他已是一位立場堅定的革命分子。他曾經遭受背叛、殘酷對待與靠密。他失去許多摯友與同志,妻子楊開慧和弟弟澤民、澤覃慘遭國民黨毒手,他本人也曾受到黨內排擠。歷經這一切的他,學會了如何在黨內斗爭中保存實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