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自然選擇如何將競爭轉(zhuǎn)化為合作(1)

超級合作者 作者:馬丁·諾瓦克 羅杰·海菲爾德


從自然界的戰(zhàn)爭里,從饑餓與死亡中,發(fā)展出一代又一代的高等動物,這是我們能想到的關(guān)于生存斗爭的最崇高目標?!闋査埂み_爾文,《物種起源》

生物現(xiàn)象有其陰暗的一面,查爾斯·達爾文將大自然的這一陰暗面稱為生存斗爭。他意識到,競爭在進化的過程中起著極其核心的作用。在無窮無盡而又殘酷無比的生存斗爭中,適應(yīng)性最強者勝出,其余生物則逐漸滅絕。因此,我們今天看到的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各種生物,它們的祖先都曾有過自己的鼎盛時期,也都比那些不幸的競爭者們擁有更強的繁殖能力。至于其他對手,競爭的失敗意味著它們喪失了養(yǎng)育下一代的機會,在這個地球上永遠地銷聲匿跡了。

在至少40億年前,當最早的原生細胞開始出現(xiàn)時,生存斗爭就隨之產(chǎn)生了。這些細胞是結(jié)構(gòu)單一的細菌,每一個都是微小的化學物質(zhì)的有機組織,其中優(yōu)于其他同類的細胞會繁殖得更快。只要獲得食物的能力高于平均水平,它就可以繁榮生長,而競爭對手則會滅絕。圍繞生存的斗爭不斷持續(xù)著,并擴展到了各種各樣的生物棲息地。如今,地球已被細胞所占據(jù),微生物遍及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從極地到沙漠,從巖石到深海。即便是在我們自己的身體里,細菌的細胞數(shù)量也都超過了人體自身的細胞數(shù)。如果把現(xiàn)在地球上的所有細胞加到一塊,大約是10的30次方,或者說1后面跟30個零;而這其中大部分都是細菌的細胞,其他細胞的數(shù)量頂多是個零頭而已。

生存斗爭不僅僅適用于細菌,在我們稱之為“動物”的那些高級的細胞組織中,斗爭也同樣存在。遼闊的非洲大草原上,一頭獅子在長草中蜷伏,肌肉緊繃,全神貫注地盯著附近的羚羊群。它躡手躡腳地靠近羊群,突然,它以驚人的速度撲向其中的一只,一躍而起抓住羚羊脖子,然后用鋒利的長牙刺穿羚羊的皮膚、血管和喉嚨。獅子將自己的獵物拖倒在地,緊緊按住,直到獵物停止呼吸。而當獅子完成獵食之后,又會有一群禿鷲聚攏過來,分食剩余的羚羊殘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