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我們每天看新聞的時候幾乎都會看到“逮捕”的場面。那么,逮捕所必須的那張拘票,是誰負責發(fā)出的呢?
很多成年人都會認為是警察。
但是,這個答案是錯的。正確答案是“法官”。
對于這件事,光口頭說說“我知道了”然后暗暗記住,是不行的。應該更進一步想想,為什么必須是法官呢?
要是警察能隨便發(fā)出逮捕令,國家就會由警察來統(tǒng)治了。為了確保國民的人權,需要一個精通法律、能夠從第三方的角度客觀地作出判斷的角色,法官最為合適。
縱深了解了這么多的內容,你才能說“我知道了”。
在《周刊兒童新聞》的摸索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也不知道“公安部”、“警視廳”和“檢察廳”的區(qū)別。
節(jié)目中,我們?yōu)榱伺?ldquo;公安部和警視廳有什么區(qū)別”這個問題,使用了實體模型,認真講解了二者的不同。
結果,很多看了節(jié)目的成年人反映:“終于搞清了檢察廳和警視廳的區(qū)別。”讓我們覺得有點兒失望。
順帶一提,公安部是“管理全國警察本部的國家機關”,警視廳是“東京都的警察本部”。公安部的一把手是公安部長,警視廳的一把手是警視總監(jiān)。又及,檢察廳中設有檢察官,是負責確認警察搜查的內容、裁決及起訴,亦可獨立進行搜查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