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韓非專制的對象在官不在民(3)

思想門:先秦諸子思想解讀 作者:黃堅


不謹(jǐn)其閉,不固其門,虎乃將存。不慎其事,不掩其情,賊乃將生。弒其主,代其所,人莫不與,故謂之虎。處其主之側(cè),為奸臣,聞其主之忒,故謂之賊。散其黨,收其余,閉其門,奪其輔,國乃無虎。大不可量,深不可測,同和刑名,審驗法式,擅為者誅,國乃無賊。(《主道》)

虎是權(quán)臣,賊是奸臣。

既然官賊一體,參照第一、第二條官場定律,有備無患,防人之心不可無,防患于未然,嚴(yán)防死守,防微杜漸,以防萬一,防不勝防,就是官場文化、官場游戲的題中必有之義。

防,就是官場的主旋律。

整部《韓非子》,就是中國第一部《官場攻防實用手冊》。

怎么防?

為了做好防課、防事,韓非首先樹立兩條原則性提議:一,握碎所有的信任;二,念緊一個“備”字。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則制于人”,“夫以妻之近與子之親而猶不可信,則其余無可信者矣。”(《備內(nèi)》)

“昭侯……欲發(fā)天下大事,未嘗不獨寢,恐夢言而使人知其謀也?!币辉唬骸罢押畋鬲毰P,惟恐夢言泄于妻妾。”(《外儲說右上·說二》)

握碎所有的信任,首先,就是要握碎對于身邊人的信任,尤其是睡在你身邊的那個人,或那堆人。

如果說輕信是致禍之源,那防備就是自衛(wèi)之本。

“千乘之君無備,必有百乘之臣在其側(cè)……萬乘之君無備,必有千乘之家在其側(cè)”、“明君之蓄其臣也,盡之以法,質(zhì)之以備”、“此明君之所以備不虞也”。(《愛臣》)

為人君者,數(shù)披其木,毋使木枝扶疏;木枝扶疏,將塞公閭。私門將實,公庭將虛,主將壅圍。數(shù)披其木,無使木枝外拒;木枝外拒,將逼主處。數(shù)披其木,毋使枝大本??;枝大本小,將不勝春風(fēng);不勝春風(fēng),枝將害心。(《揚權(quán)》)

一詠三嘆,用心良苦。

深知瞬間的疏忽,就會招致滅頂之災(zāi)。

基于以上認(rèn)識,韓非提出了他的官場政治終極之道:專制。

專制作為一個固定詞語,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韓非子》里,前后一共五次。說來有趣,這五次專制的主語,都不是君主,而是君主的手下:文臣武將。

種類不壽,主數(shù)即世,嬰兒為君,大臣專制。(《亡征》)

出軍命將太重,邊地任守太尊,專制擅命。(《亡征》)

人臣者,非名譽請謁無以進取,非背法專制無以為威。(《南面》)

人主使人臣雖有智能,不得背法而專制。(《南面》)

主有術(shù),兩用不為患;無術(shù),兩用則爭事而外市,一則專制而劫弒。(《難一·九》)

當(dāng)然,這并不足以否定韓非思想的君主專制性。

韓非雖然沒有將“專制”配給君王“專用”,但他給君王配備了意思相近、語氣更為鏗鏘的詞語:

獨擅:“此人主之所以獨擅也?!保ā吨鞯馈罚?/p>

獨制:“獨制四海之內(nèi)?!保ā队卸取罚?/p>

獨道:“是故明君貴獨道之容。”(《揚權(quán)》)

獨知:“明君圣主之所以獨知也。”(《外儲說左上·經(jīng)一》)

獨斷:“申子曰:‘……能獨斷者,故可以為天下主’?!保ā锻鈨φf右上·說二》)

獨行:“王者獨行謂之王?!保ā吨倚ⅰ罚?/p>

這些詞語,最終和專制合而為一。

專制在今天的解釋,繁復(fù)地說,簡直罄竹難書,簡單地講,可以歸結(jié)為兩個詞:集權(quán)和獨裁。韓非對于這兩方面的表述,可謂竭盡無遺。摭拾其中兩句,即足以表明:“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視,而上盡制之”(《有度》)——集權(quán);“權(quán)勢不可以借人”(《內(nèi)儲說下·六微》)——獨裁。

韓非以此兩義為邊界(邊際),構(gòu)建了他專制主義的“思想版圖”。

以扇為喻:君主為“扇紐”,上兩條為“扇邊”,下五條為“扇骨”,看看韓非的專制主義思想,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扇面”內(nèi)容:

1.權(quán)要抓得緊,利要看得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