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88年11月25日 唐的來訪

圣壇之火 作者:【英】亞瑟·克里斯多夫·本森


家里又來了一位客人!雖然我不知道他的來訪是否比其他的客人更值得回憶。這是一位年輕的牧師,有著輝煌的過去。他曾來信詢問,是否有幸來訪,重敘舊情。他來了,他征服了我。至今,仿佛受到侵略、自己的土地被人掠奪了一樣,我變得無處藏身了。雖然仍有些氣餒和暈眩,但我仍愿回憶一些與他在一起時的片段。一小時前,他才告辭。然而,從他走進家門的那一刻,我就感覺時間在快樂地飛奔,好像一個月的時間轉眼之間已飛逝而過。他看起來很隨和,個子不高,衣著整潔而考究。他很有禮貌,也很友好,臉上充滿敬意。透過鏡片,可以看到他炯炯有神的目光。他動作機敏,態(tài)度溫和,而一談到文學,卻讓我有醍醐灌頂般的驚喜,感受到一種狂風暴雨的洗禮!我認為自己對書籍有種天生的虔誠,自認藏書豐富,博覽群書??涩F(xiàn)在,與他相比,雖不敢說自己走入歧途,卻也不得不說自己讀了許多難登大雅之堂的雜作。他出口成章、妙語連珠。他的觀點入木三分,令人嘆服。他對文學知識了然于胸,可以把每個文學人物都一一定位,思路恣意縱橫。他了解所有的文學運動和流派。書籍對他至關重要,并不是因為書籍向他的大腦和思想傳遞了某種信息,而是因為書籍呈現(xiàn)了一種趨勢,或者構成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知識體系中的一環(huán)。他引用的經典,我聞所未聞;他對作家如數(shù)家珍,信手拈來,我自愧不如。他態(tài)度謙虛、平和,沒有絲毫的炫耀,但我必須公平地說,我難掩自卑之情,就像發(fā)現(xiàn)自己無意中落入了野蠻人的世界。他大膽斷言:流行作家非常淺薄、孤陋寡聞。對此我也深有同感。天啊!這個人該有著怎樣的大腦,才可以儲藏如此浩渺博大的知識!他的才學多么令人欽佩!他記憶的一切都那么清晰朗然,從未失去輪廓和光澤。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知道怎樣獲取這一切。的確,對我而言,他的大腦就像一座大型的商業(yè)中心,里面物品豐富,琳瑯滿目。他熟知每個貨架上的每一款商品,他的博學令我自慚形穢,陷入了難以自持的低落情緒中。一旦我偶爾插話,弄混了作家或是日期,他就溫和地指正。不是那種居高臨下的藐視,而是充滿善意的提醒。

“啊,但你也許能想起來,”他說道。

“是的,但我們不應該忽視這樣一個事實……”他補充道,他的謙虛讓我欽佩?!爱斎?,這些都是細枝末葉,但我應該知道的?!?/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