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皮村吃飯

單讀16:新北京人 作者:吳琦 編


在皮村吃飯

撰文 馬大勇

出門在外,每天要面對的事情就是吃飯。每個人的肚子都是有規(guī)律的,餓了就會自動發(fā)出信號,讓你全身發(fā)軟,沒有力氣,非得吃點東西填一填。民以食為天。

吃飯看似很容易。走出我住的出租房,沿著小巷走幾步,就是皮村的中心街道。

皮村,一個幾萬人居住的大村子,距離城區(qū)不算遠。因為靠近國際機場,天上時時有飛機轟鳴而過,所以沒法建高樓,只由一大片低低的樓房和更低的瓦房組成,擠壓出一條條逼仄的小巷。也有一條中心街,稍微寬些。街上是鱗次櫛比的手機銷售部、五元日用品商店、電腦維修站、服裝店、化妝品店、藥房、蔬菜水果攤、燒烤攤、小飯館……排出一兩公里遠。這村子的本地居民只有幾千,占大部分的是外來務工人員。他們早出晚歸,都要吃飯,要買日常用品。每天傍晚,街兩旁的店面里亮起燈光,門口小霓虹燈的廣告牌開始閃爍,街上的人也就多了起來。從公交車上下來的人流走馬燈似的來來回回走,洶涌,說笑,走進一家家店里。街上要一直熱鬧好幾個鐘頭。

自然這也是飯館里最熱鬧的時候。街上的吃食很多,但細一分析,就是三大類:餃子,拉面和蓋飯。飯館招牌也經(jīng)常變換,有時今天還開,明天就關門了,過幾天又換了另一家。我有時碰上一家比較對胃口的,就欣欣然經(jīng)常跑去。不過,只是一個人吃,點的菜、飯都有限,也比較便宜。時間久了,店里的服務員都認識我了,一見我點的幾樣,就哈哈一笑:“又是這幾樣,哈哈!”我也不想聽到這笑聲,就又換一家。

街上一家小飯館,有炒菜,有米飯,有湯,味道還好,價錢也合適。我常去吃。店主是一對四五十歲的中年夫婦,衣著整潔,上灶做飯、買菜、端飯上菜都是他們兩個,我看著他們上午就開門,一直到夜晚十點、十一點還開門。

他們對每一個客人都很殷勤,也不斤斤計較。一次我忘帶錢包,飯菜端上來,才想起來,叫苦道:“我還得回去拿……”女店主立刻說:“不急不急,先吃吧!明天再拿過來也可以?!庇袝r我也與他們聊幾句。他們是北方人,勤勤懇懇一直在干活。男店主說:“以前在家一直做這行,來到村里,想著這里人氣旺,咬咬牙,拿出一筆錢租了門面,開了這個飯館。覺得很吃力。不過,再怎么吃力也不怕,家里孩子還在讀高中,要多掙點錢!”

確實不容易。在這里租門面房和在城區(qū)鬧市里租門面房幾乎一樣貴,飯菜卻要比那邊的價錢低一點。因為這邊的消費水平就是這樣。女店主也感嘆:“我們現(xiàn)在全靠回頭客,沒有回頭客不行。我們是本小利薄……”

一天中午,我又去吃飯。坐我前面的是一個臉皮白凈、穿西服、頭發(fā)不長不短的男子,他要了幾個菜,兩瓶啤酒,大吃大喝。吃了一大半,他停頓了一會,忽地叫了一聲:“老板、老板娘!你們過來!你們這么做生意的?”

店主夫婦懵懵懂懂,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他砰的一聲,把一個菜碟拿起來,又擱在桌子上:“看看,這菜里有一根頭發(fā)絲!”一碟青菜已經(jīng)吃去一半,余下的菜里確實有一根不長不短的頭發(fā),也不知道怎么進去的。男子憤憤然站起來,就往外走:“你們居然拿不干凈的東西給我吃!我告訴你們,今天這飯錢一分錢也不給你們!”

“哎哎,這個飯錢你要給!”女店主急了,叫起來。男店主也追著說:“先生,這飯菜我們給你打五折吧!”

“還敢要錢!你們這樣的飯菜,我要上法院去告你們,你們的飯菜惹我惡心,傷害了我,法院還要讓你們賠償我的精神損失費!”男子理直氣壯地說著,噔噔幾大步走出門外。我實在氣不過,一下子站起來,就要發(fā)聲。男店主這時拉住了我:“算了,算了!”出門在外,他們不想也不敢惹事情。

一轉眼夏天到了,天太熱,每次進飯館吃飯都要出一身汗。所以有時我也到別家去吃。一天下午,店主夫婦在門口站著往外看,目光與我相碰,我的腳步下意識地沒有停留,走了過去。心里不禁有些淡淡的不好意思。

接連一段時間我在城里加班,再回來的時候又去他家飯館吃飯,又出了一身汗。付錢時我問:“怎么不裝空調呢?”

“哎,本小利薄,裝不起啊?!蹦械曛鞲袊@。女店主這時拿來一個飯盒,遞給我:“這個菜你拿回去吃吧!我們明天就關門了?!?/p>

第二天,這小飯館緊緊地關上了門。不久,又有幾個工人在店里店外忙忙碌碌地裝修,另一家商店又要在這個門面里開張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