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夢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路
童年 娃娃的不尋常生活
那是1932年2月27日,一個初春的晴朗早晨,英國倫敦近郊的懷爾德伍德路8號的家里傳出了一個嬰兒的啼哭聲。誰也不會想到,這極為平常的哭聲為我們的世界帶來了一顆分外耀眼的明星——伊麗莎白·泰勒,她的全名是伊麗莎白·羅斯蒙德·泰勒。
當時在場的人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小女嬰的未來,想不到她將會星光四射,而且她的星光照亮了全世界。她超凡的美貌,精湛的演技,旺盛的生命力給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愉悅。而她那比電影劇情還吸引人的非凡人生經(jīng)歷,更是濃縮了的好萊塢明星史。
在79年的生命中,她時而清純,時而妖艷,時而放縱,時而善良真誠。她從一個貌美如花的小童星成長為一位獨立自信的明星富婆。等和她一茬的美女們都人老珠黃的時候,她卻變魔術(shù)般地成了議員夫人。到了晚年,其他黃金時代的明星相繼隕落,而經(jīng)歷了多次婚變、深受病痛折磨、一直都備受爭議的她竟然真正得到了人們的尊重。
《靈犬萊西》中的小泰勒活潑美麗
電影藝術(shù)、如花美貌、珠光寶氣、情愛婚史,每一個名詞都可以作為她的標簽。這樣一個女人的傳奇人生就從這第一聲啼哭開始了。
泰勒也不是生下來就是個大美人,剛出生的時候并不漂亮,也是皺皺巴巴的一個小嬰兒。她的母親薩拉一度因此十分失望。其實她不用失望,絕世美麗的嬰兒只是個傳說,而且小時候相貌不突出的孩子,有時反而會隨著成長展露出驚人的美麗。
這里有必要介紹一下泰勒“可愛”的母親薩拉。
因為她的母親絕不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如果說把伊麗莎白·泰勒的一生之中極其重要的人物排個位次的話,那她的母親薩拉·泰勒肯定是處于第一位。即使在泰勒長大后跟母親矛盾很深的時候,她仍然承認,如果沒有母親薩拉,也就沒有伊麗莎白·泰勒的輝煌。也許她只不過會成為一個普通的小女人(小美女)。
泰勒的母親薩拉長得十分漂亮,曾經(jīng)是位舞臺劇演員,雖然30歲才嫁人,但是她性格活潑開朗。她的老公名叫弗朗西斯。弗朗西斯·泰勒,伊麗莎白的父親,他有著迷人的藍眼睛,是個注重穿著的藝術(shù)品商人。在泰勒小的時候,弗朗西斯脾氣暴躁,不開心時會打罵孩子。可能因為那個時候生活還動蕩,他像很多不合格的父親那樣把怨氣發(fā)泄到什么也不知道的孩子身上。但泰勒成年后,她的父親卻變得包容,而且文雅了許多,這也許是生活富裕以及認命的結(jié)果。
傳說泰勒的父親弗朗西斯更傾向于喜歡男人,于是當時許多人對他的婚姻感到好奇,認為他結(jié)婚是為了掩蓋自己同性戀的真相。但這只是個傳說,實際情況是,泰勒的母親薩拉比丈夫弗朗西斯大4歲,在那個還不流行姐弟戀的年代,他們這種前衛(wèi)的結(jié)合的確令人側(cè)目。而且薩拉婚前是個小明星,因為結(jié)婚生子放棄演藝事業(yè),離開聚光燈,過起普通人的夫妻生活,有些不順心也是正常的。
泰勒四五歲的時候,皮膚開始變得細膩光潤,非常迷人,而且由內(nèi)向外透出白玉般的光澤,可以說已經(jīng)初顯美人的坯質(zhì)。最神奇的是,她的那張小臉上總是帶著大人般若有所思的神情,大腦袋長在她瘦小的身軀上,散發(fā)出與她的年齡不相稱的成熟氣質(zhì)。
看到美麗的小泰勒,薩拉才真的松了一口氣。在薩拉的心中一直有一個明星夢想,能幫她實現(xiàn)夢想的只有女兒了。
1939年5月,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爆發(fā)的日子,小泰勒7歲。滿懷夢想的薩拉領(lǐng)著小泰勒離開英國,成為僑居美國的英國人。她們先是搬到了洛杉磯的卡爾弗城,那里可以說是個電影城,米高梅電影公司買下了整塊地作為影視發(fā)展的基地。
小泰勒像個洋娃娃(《靈犬萊西》)
當時,電影公司正準備斥巨資拍攝電影《亂世佳人》,這件事在整個洛杉磯城里家喻戶曉。凡是小泰勒出現(xiàn)過的地方,見到她的所有人都認為她太漂亮了,很像劇中女主人公郝思嘉的女兒白邦妮。許多人建議她的母親帶她去試鏡。但是,薩拉沒有讓小泰勒去拍戲,反倒是送她進了學校。很可惜,伊麗莎白·泰勒那時候太小了,如果20歲的她能代替費雯·麗去演《亂世佳人》,想必會更加出色。她只要本色出演,就能演出書中那個美麗頑強、富有生命力的郝思嘉的神韻。費雯·麗是在扮演郝思嘉,而泰勒不用演,她就是郝思嘉,比郝思嘉還郝思嘉。如果《飄》的作者瑪格麗特有機會認識泰勒,那《飄》的續(xù)肯定不止一集——因為她會一直寫下去。
同學都是明星的孩子,就如同影片中的情景(《玉女神駒》)
薩拉把小泰勒送去讀書的學校,就是米高梅電影公司旗下專為童星辦的一所叫小紅屋的學校。專時專用,薩拉不能讓自己的女兒浪費一點時間。小紅屋是所很現(xiàn)實的學校,學校的負責人多是些非常冷酷的女教師。
小小年紀的泰勒是個愛幻想的姑娘。平時能獨處的時間很少,她就只能利用上廁所的時間滿足自己幻想的欲望,這地方雖然味道不太好,但很安靜。在衛(wèi)生間里,她夢想有個白馬王子將她從學校里搶走。有一天,當她從衛(wèi)生間里幻想完美滋滋地出來時,發(fā)現(xiàn)一個叫瑪麗的老師正等在門口,瑪麗大吼著責問小泰勒:“整整5分鐘的時間你在做什么?是不是在里面做白日夢!”小泰勒只好裝得挺委屈地對她說:“我在做什么。您去廁所聞一下就知道了。”后來,瑪麗老師在給小泰勒的評語上這樣寫道:“她雖然不是愛因斯坦,但也不算笨?!薄?/p>
薩拉把女兒送到這所學??梢哉f是用心良苦,小泰勒在這里求學,學到的只有表演,以后不當演員都不行。因為別的她什么也不會。在小紅屋中,有許多大明星的孩子。小泰勒的同學中有達里爾·F.扎納克的兒子理查德和女兒達里琳,還有瑙瑪·希拉等明星的孩子。
有一次,達里琳把小泰勒帶回家,并向自己的父親達里爾推薦小泰勒去試演電影。但是,事與愿違,達里爾·F.扎納克一見到這個漂亮的小姑娘就愛不釋手,他把她放在大腿上玩耍。而他淘氣的兒子理查德竟然動了壞念頭,他把小泰勒當成了大娃娃,而且想把她留下來據(jù)為己有,于是他把小泰勒捆起來,關(guān)在地下室里,覺得這樣就可以安全地玩?zhèn)€夠了。這個大娃娃又水又嫩,能說會叫,他實在太中意了。這次推薦算是徹底失敗了。這種形式的推薦(孩子推薦孩子),薩拉認為以后也不能再用了(主要是太危險了)。
學生時代的泰勒美麗大方(《玉女神駒》)
泰勒長大后,也曾回憶起那段時間在學校里的生活,她說:“在那樣的學校簡直就是噩夢一場。學校里孩子的年齡都不一樣,主要的生活就是拍戲,很少有時間讀書。”泰勒認為小紅屋只是個類似培訓班的地方,根本算不上是一所真正的學校。因此她一直覺得自己沒有體面的教育背景。
泰勒的母親薩拉卻不這樣認為,她認為這樣的學習生活是最合適小泰勒的。當然,她也不能把女兒完全交給學校,那可不是她的風格。在上學期間,泰勒的母親對她很重視。她形影不離地跟著小泰勒——更衣室、攝像廳乃至片場的每一個角落都會出現(xiàn)她的身影。她就像女兒的連體人、背后靈,女兒的發(fā)展就是她的未來,她希望可以通過這種跟女兒的“連體”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厲害的是她竟然做到了。而且小泰勒也十分懂得母親的苦心,從不拒絕這種有些變態(tài)的“連體”設(shè)計。
薩拉為培養(yǎng)女兒的美麗也是煞費苦心。每天晚上,為了保護女兒的秀發(fā)不變形,她會認真地幫小泰勒把黑發(fā)用布條扎好,這樣早上起來就會有一頭柔順得像剛剛洗過的頭發(fā)。她還每天都領(lǐng)著女兒參加各種與演藝相關(guān)的學習班,帶著女兒到處奔走,去學習唱歌、舞蹈、化妝等,美麗也要從娃娃抓起。而且戲劇出身的薩拉了解演出是怎么一回事,她很早就開始訓練女兒站在舞臺的光環(huán)中心表演,讓她習慣在不用眼睛看的情況下感知自己在場上的位置,永遠要自然大方地站在聚光燈的焦點上。伊麗莎白是她的女兒,也是她的財產(chǎn)和寄托,薩拉將心血灌注在女兒身上,等著她增值。
薩拉當然也會有不滿意和急躁的時候,她對小泰勒的要求很高,有時候會超過導演的要求。不高興的時候,她會當著導演和眾人的面大罵泰勒戲演得太糟糕了,這令小泰勒十分傷心。
讓大家吃驚的是,小泰勒從不較勁。產(chǎn)生矛盾的時候,她比薩拉還像大人,她認真地給母親道歉:“對不起,媽媽,我經(jīng)過反復認真的思考,知道我錯在哪里了。我是應該再努力些,拍好電影,因為我已經(jīng)不能離開電影了,這是我一輩子唯一能做的事情。如果我不能干好,我就會成為一棵沒有根的樹,會很快枯萎的。”在這個小小的年紀,她已經(jīng)學會看清自己的處境,也不再去依靠他人。泰勒的早熟可以說是讓她的母親逼出來的,但是她順應情勢的處理問題的能力確實有她母親不可磨滅的功勞。
為了女兒的發(fā)展,薩拉帶著泰勒前往米高梅電影公司,拜訪了公司里舉足輕重的大人物——路易斯·梅耶。很多好萊塢明星都是通過這個梅耶出道的。
當時,薩拉真的是很窮,給女兒買不起昂貴的長筒絲襪。這東西現(xiàn)在不貴,但在當時卻是有錢人才穿得起的。薩拉想了個巧辦法,就是在小泰勒的腿上涂上防曬霜,再用眉筆畫上淡淡的黑線,冒充絲襪的感覺,竟然也騙過了大導演們的眼睛。這樣,小泰勒就高雅齊整地出現(xiàn)在米高梅高層面前。
梅耶太喜歡小泰勒了,第一次見面就決定馬上將她簽到米高梅旗下。有意思的是薩拉竟然沒有同意,這對梅耶來說也是破天荒的事情。薩拉有點心虛,她想當然地認為米高梅太有財有勢了,即使簽下女兒也不會太重視的,最好找家名氣小的電影公司,拍小成本的電影的時候,小泰勒就會有機會當主角,最快地受到關(guān)注。
小泰勒的眼睛確實比同年齡女孩成熟(《簡·愛》)
她怕小泰勒在大公司沒有太多飾演重要角色的機會,從此默默無名。就像很多總把女兒攥在手中的母親一樣,她那時真的不知道小泰勒的魅力和價值。
就這樣,薩拉·泰勒傻乎乎地拒絕了大腕兒級的伯樂梅耶(利用人家試了試水),屁顛屁顛地把女兒送到名氣還很小的環(huán)球電影公司,簽約拍攝電影《每分鐘出生一個孩子》。影片中小泰勒飾演一個不聽話的孩子,每周只有100美元的周薪。但是薩拉沒想到的是,1942年3月,環(huán)球電影公司把小泰勒解雇了,原因是公司的導演覺得小泰勒的眼神太成熟,還覺得她的臉老氣橫秋的,不合適演小孩子。
這位導演不知道是不是視覺系統(tǒng)出了毛病,大腦灰質(zhì)掉到腳上變成了“灰指甲”,竟然看不慣史上最美的眼睛,放過了這么大的一棵送上門的搖錢樹。不過,這種“灰指甲”導演確實存在,據(jù)說在影帝湯姆·克魯斯開始應聘角色的時候也被拒之門外,原因竟然是說他長得不夠帥?,F(xiàn)在看來,無關(guān)泰勒的臉蛋和眼神,只是環(huán)球電影公司這座小廟無法承受這個小姑娘強大的明星氣場而已。而且《每分鐘出生一個孩子》,一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個沒什么創(chuàng)意鬧鬧哄哄的影片,到現(xiàn)在幾乎都沒有人知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