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積極籌備

初顯實力:北京成功舉辦第十一屆亞運會 作者:


一、積極籌備

●1984年9月28日,亞奧理事會成員在漢城會議,投票表決,中國首都北京和日本廣島誰將承辦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

●1984年9月28日,亞奧理事會代表大會投票選舉出了申辦第十一屆亞運會的國家,投票結(jié)果為贊成中國舉辦的有43票,從而中國迎得了此次亞運會的申辦權(quán)。

●20世紀90年代初,第十一屆北京亞洲運動會組委會確定:以熊貓為本屆亞運會吉祥物。

北京成功獲亞運會主辦權(quán)

1984年9月28日,亞奧理事會成員在漢城開會投票表決:中國首都北京和日本廣島誰將承辦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

關(guān)于1990年在北京舉辦亞運會的提案能否被通過,牽動著中國人民的心。

在亞運會承辦史上,泰國舉辦了3次,印度也有過兩次舉辦的記錄。而唯獨我們這個擁有近12億人口的大國,卻一直是亞運會的旁觀者,這不能不令人慨嘆。

其實,剛剛解放的新中國便渴望舉辦亞運會,世界上許多與中國友好的國家和國際組織,也都希望中國回到亞運會。

1973年11月,亞運會聯(lián)合會理事會在德黑蘭舉行特別會議。在會上,執(zhí)委會根據(jù)伊朗提案的決議以38票贊成,13票反對,5票棄權(quán)獲得批推,確認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為亞運會聯(lián)合會會員,同時取消臺灣體育組織代表中國的資格。

1974年9月,中國正式派體育代表團參加了第七屆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不負眾望,獲33枚金牌,45枚銀牌,28枚銅牌,金牌數(shù)列第三位。

1982年11月19日至12月4日,在新德里舉辦的第九屆亞運會上,在33個參賽國家和地區(qū)以及21個比賽項目中,陣容強大的中國代表團一舉奪得61枚金牌,成為亞洲體壇的新盟主。中國開始以亞洲體育強國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世界面前。

第九屆亞運會之后,國家體委成立了一個亞運籌備小組,開始為舉辦亞運會的夢想構(gòu)畫藍圖。不久,國務(wù)院在中南海召開專門會議,決定由國家體委和北京政府共同舉辦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

當中國亞奧官員將中國政府決定舉辦第十一屆亞運會的報告遞交到亞奧理事會主席法赫德先生手里時,日本廣島也向亞奧理事會提交了申請舉辦第十一屆亞運會的報告。

北京和廣島爭奪主辦權(quán)是不可避免了,但誰最終爭得主辦權(quán)卻難以預測。

1983年11月11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一則新華社記者從科威特發(fā)回的電訊:

中國奧委會主席鐘師統(tǒng)最近在給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主席法赫德·艾哈邁德·薩巴赫的一封信中表示,如中國能舉辦1990年第十—屆亞運會,中國奧委會將嚴格按照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的章程辦事。

1984年3月13日,北京市和國家體委以中國奧委會的名義,向亞奧理事會主席法赫德發(fā)出函件,正式提出申請舉辦第十—屆亞運會。

函件詳盡地提供了有關(guān)北京的地理氣候、人口資料、現(xiàn)有體育設(shè)施,以及亞運會所設(shè)項目和舉辦時間等。

在函件中這樣寫著:

北京市還擬建新的體育中心和運動村,以滿足舉辦亞運會的需要。

中國體育界和北京市人民將盡最大努力辦好第十一屆亞運會。

6月14日下午,亞奧理事會主席法赫德和副主席沙哈乘專機到達北京。

中國亞奧委官員和北京市領(lǐng)導在釣魚臺國賓館設(shè)宴為客人接風洗塵,并表達中國舉辦亞運會的強烈愿望。

幾天之后,法赫德又飛到日本,這個留著八字胡的沙特阿拉伯親王對廣島的官員說:“北京辦還是廣島辦,希望中日兩國奧委會能磋商一下,我想,不管哪兒辦,都會成功?!?/p>

1984年8月,在洛杉磯奧運會期間,法赫德親王親自安排中日雙方進行磋商。

日方知道法赫德和中國人的心思,但也提出,希望在廣島讓出主辦1990年亞運會的同時,能得到1994年舉辦亞運會的權(quán)利。

法赫德很欣賞這個兩全其美的建議,為此他四處游說,爭取會員組織的支持。

1984年9月下旬,亞奧理事會成員從各自的國度飛抵南朝鮮漢城,參加亞奧理事會大會。此次大會將決定第十一屆亞運會的主辦權(quán)。

中國國家體委副主任何振梁和北京市副市長張百發(fā)代表中國準時飛抵金浦機場,他們肩負著申辦亞運會的重任。

張百發(fā)帶來一部《北京風光》的錄像片,在東道主協(xié)助下,片子在漢城電視臺正式播出。

北京城悠久的歷史、文化、建筑和風情,深深地吸引了亞奧理事會成員的心,北京已經(jīng)征服了他們,北京的風姿是廣島無法比擬的。

一向?qū)χ袊嗣裼兄押酶星榈姆ê盏掠H王當機立斷,提議用表決的辦法來決定。

1984年9月28日,亞奧理事會代表大會如期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

最后投票結(jié)果是,贊成中國舉辦的有43票,贊成日本廣島舉辦的只有22票,其中有6票棄權(quán)。

至此,中國申辦亞運會成功。

漢城市長送來一個碩大的花籃,表示祝賀。

組織設(shè)計會徽和創(chuàng)作會歌

1984年9月28日,亞奧理事會代表大會投票選舉申辦第十一屆亞運會的國家,投票結(jié)果是中國贏得了此次亞運會的申辦權(quán)。緊隨其后,北京亞運會組委會征集第十一屆亞運會會徽的活動,也提上了日程安排。

一時間,各地近萬幅應(yīng)征作品雪片般飛向北京。結(jié)果,上海朱德賢設(shè)計的一幅“友誼長城”一舉奪魁。

朱德賢是上海工業(yè)大學建筑美術(shù)研究室教師。當?shù)谑粚脕嗊\會標志設(shè)計還未登報征稿,他已暗暗開始醞釀了。這幅作品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幾易其稿才成。

按照組委會要求,圖案體現(xiàn)“團結(jié)、友誼、進步”的宗旨,朱德賢最初就投送了以“友誼”為主題,用“長城”、“火炬”、“敦煌飛天”、“華表”等為設(shè)計元素構(gòu)成的11個方案,共計19幅標志彩色設(shè)計稿。

其中“友誼的航程”過了初選關(guān)后,為了更為言筒意賅,他又作出了以亞洲英文字母縮寫的頭一個字母“A”構(gòu)成二維空間的長城。主題為“友誼的紐帶”的二稿,在競爭中被選中為最后的基本方案。

此后,他再進行多次修改,作出用三維空間的長城為第十一屆亞運會的會標,并得到亞運會組委會確認。

第十一屆亞運會會徽圖案中除亞奧理事會會徽中的太陽光芒外,還輔以雄偉的長城組成的“A”字。長城是中國古老文明的象征,“A”是英文Asia的縮寫,意思是“亞洲”。而長城與“亞洲”二者結(jié)合,代表在北京舉行的亞洲運動會,將成為聯(lián)合亞洲各國人民的紐帶。

另外,長城圖案還構(gòu)成“Ⅺ”字,表示本屆亞運會是第十一屆。

中國贏得第十一屆亞運會的主辦權(quán)后,北京亞運會組委會還開始征集亞運會會歌。詩人、詞作家,在北京軍區(qū)政治部創(chuàng)作室工作的石祥創(chuàng)作的《高舉起亞運會的火炬》,被確定為笫十一屆亞運會的會歌。

石祥在創(chuàng)作期間,反復地放,反復地觀看歷屆亞運會、奧運會的實況錄相,凡是能夠找到的有關(guān)亞運會、奧運會的歌曲資料,他都借來,加以研究和琢磨。

在北京亞運會組委會領(lǐng)導、體育專家,以及創(chuàng)作班子里的音樂同行的幫助下,基本上確定了亞運會會歌的主題。

會歌既要體現(xiàn)“團結(jié),友誼、進步”的宗旨,又必須做到形象、動情;既要有我國的民族特點,又要在氣質(zhì)上具有一定的通俗性;既要體現(xiàn)運動健兒的心態(tài),又要反映亞洲觀眾乃至世界觀眾的心聲。

石祥在以“火炬”為創(chuàng)作靈感時,為捕捉“火炬”的創(chuàng)作靈感,幾乎到了食不甘味、寢不安眠的地步。

他時常去登山,到大自然中尋找會歌的創(chuàng)作靈感,他還深入到亞運村工地去采風,感受建設(shè)者們火一般的勞動熱情。

在一次石祥從亞運村采風結(jié)束時,一位青年工人拉著石祥的手說:“作家同志,再見吧!咱們?yōu)槲瀛h(huán)旗爭光去。”

青年工人的話使石祥深受啟發(fā),他反復琢磨“五環(huán)旗”的含義。他想:“五大洲,挽起你粗壯的臂膀,不就是奧林匹克精神嗎?”

石祥回到西山腳下,創(chuàng)作激情像大海波濤一般一瀉千里,他欣然提筆寫道:

誰說我們遠隔萬里?

我們的心中沒有距離,

誰說我們彼此陌生?

我們之間早巳熟悉。

啊!同生在世界東方,

同長在亞洲大地,

我們是五環(huán)中的一環(huán),

高舉起亞運會,

熊熊燃燒的火炬。

誰說感情難以傳遞?

我們的微笑勝過言語。

誰說賽場互為對手?

我們熱烈擁抱在一起。

?。⊥瑸闁|方增輝,

同為亞洲崛起。

團結(jié)、友誼、進步,

高舉起亞運會,

熊熊燃燒的火炬。

這首《高舉起亞運會的火炬》歌詞用的是“一七轍”的韻腳。同歷屆奧運會、亞運會歌詞相比,這首北京亞運會會歌歌詞確有自已的特點和風格。

這首歌的歌詞意體現(xiàn)了亞運會“團結(jié)、友誼、進步”的宗旨,用反問和肯定即自問自答的方式,把“遠”和“近”,“陌生”和“熟悉”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特別是“我們是五環(huán)中的一環(huán)”,則比較形象地把奧運會和亞運會的關(guān)系串了起來,把亞運健兒為增進“團結(jié)、友誼、進步”的熱烈心情,同為東方增輝的豪情體現(xiàn)出來了。

會歌的譜曲選定了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施光南是當今音樂界少有的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作曲家。

隨后,經(jīng)有關(guān)領(lǐng)導、專家和群眾審查后,確認《高舉起亞運會的火炬》為亞運會會歌。

確定北京亞運會吉祥物

第十一屆北京亞洲運動會組委會確定:

以熊貓為本屆亞運會吉祥物。

第十一屆亞運會的吉祥物,是一個手里持有天安門圖像的亞運會獎?wù)碌男茇垺?/p>

熊貓不僅是中國的國寶,也是世界人民所喜愛的珍貴動物,它象征著和平、友誼。

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的正式名稱為“盼盼”,即盼望和平、友誼和好成績。

亞運會吉祥物“盼盼”的原形是巴斯。1990年,巴斯應(yīng)亞運會組委會邀請赴北京參加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相關(guān)活動,成為亞運會的吉祥物“盼盼”。

巴斯的老家在四川,1984年竹子開花的時候,巴斯饑餓難耐,孤獨地流浪到四川寶興縣一個叫“巴斯溝”的地方,被一女村民發(fā)現(xiàn)得救。熊貓歲數(shù)和人的歲數(shù)比例為1:4,當年25歲的巴斯就是“百歲”壽星。野生大熊貓的平均壽命一般只有12年左右。

由于巴斯的長壽,因而備受人們關(guān)注。

熊貓手持亞運會獎?wù)?,張開雙臂,鼓勵體育健兒創(chuàng)造更多更好的成績。

熊貓“盼盼”是由吉林長春電影制片廠美術(shù)設(shè)計師劉忠仁設(shè)計的。

這次亞運會,為使各國運動員、教練員,各位來賓一睹大熊貓的風采,北京市政府決定在北京動物園新建一座大熊貓館。

該館位于舊大熊貓館的東側(cè),從外觀上看,好像一節(jié)竹筍,整個建筑新穎獨特。它包括大型展廳,室外活動場所及產(chǎn)房,醫(yī)務(wù)室,廚房等用房,并設(shè)有一個小型停車場。其中,大型展廳分別設(shè)母子大熊貓、中年大熊貓和青年大熊貓分館。

當時,北京動物園有5只大熊貓。其中“寶寶”、“永永”和“陵陵”是展出的大熊貓,“樂樂”和“良良”是經(jīng)過馴化的表演熊貓。

每只大熊貓的性子都不同,有的愛吃胡蘿卜,有的愛吃蘋果,有的愛鬧愛玩,有的文文靜靜。

自從第十一屆亞運會把大熊貓選作為吉祥物,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形象很快便出現(xiàn)在街頭巷尾。從各種小裝飾物、紀念品,到大型的宣傳廣告,大熊貓正召喚著人們走向亞運,為亞運增光添彩。

北京亞運會場館相繼竣工

1990年,在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之際,為北京亞運會新建的79個比賽場館和練習場館也全部竣工。

在79個比賽館和練習場館中,33個是正式比賽用的場館,46個是練習用的場館,31個是這次亞運會新建或徹底翻建的。

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一共有3個主會場,它們分別是:北京工人體育場、北京體育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第十一屆亞運會開閉幕式的主會場是北京工人體育場。北京工人體育場于1959年在北京東郊建成,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當時,已翻建一新,擁有7萬多個座位。由一個中心運動場和周圍10多個籃球、排球、足球、網(wǎng)球場與田徑練習場,以及一個游泳館、兩個露天游泳池,一個跳水池和一個人工湖組成。

中心運動場看臺分上下兩層,上面裝有一圈寬12.70米的擋風棚。臺下為四層樓房,底層是部分運動項目的練習訓練室。二、三、四層有客房350間,可容近2000人住宿。場內(nèi)有400米塑膠跑道,足球場鋪設(shè)天然草坪。

北京工人體育館內(nèi)的乒乓球賽場,于1961年在北京東郊建成,為北京工人體育場的一個組成部分,建筑面積為3.8萬平方米,呈橢圓形。它的屋頂房架跨度94米,采用懸索結(jié)構(gòu),由中心環(huán)、外圈梁和28根雙層懸索組成。

比賽場直徑約40米的圓形場地,移開邊緣的一部分活動看臺后,成長方形場地,可同時放10張乒乓球臺進行比賽。乒乓球賽場四周看臺共有36排座位,能容納觀眾1.5萬名。

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在北郊,與亞運村隔路相望。首期工程占地66公頃,建有田徑場、綜合體育館、游泳館、曲棍球場、網(wǎng)球場、棒球場等大中型場館,以及球類練習館、田徑練習場、檢錄處、辦公樓等配套設(shè)施。

中國體育歷史博物館、中國武術(shù)研究院、電子信息中心和中國體育運動醫(yī)學研究所、體育檔案館等也建在中心內(nèi)。

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是這次為專為第十一屆亞運會而建造的。縱覽中心全貌,巍峨壯觀,英姿颯爽。可以說,所有場館的建筑,風格迥異,各具寓意,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xiàn)代氣派。

其中,田徑場能容納2萬觀眾的橢圓形田徑場,東西兩側(cè)看臺相對,西看臺設(shè)有懸挑式半透明罩棚,整個建筑物猶如一張一閉的兩個大蚌殼,觀眾無論坐在任何方位都能保持最佳視線。

游泳館能容納6000多名觀眾,是我國首次將橋式斜拉索人字形鋼網(wǎng)架結(jié)構(gòu)應(yīng)用于體育場館建筑。

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立體建筑拔高,兩旁弧形對稱彎下,既體規(guī)了現(xiàn)代建筑追求不規(guī)則,自由奔放的一面,又包含了中國建筑講究穩(wěn)重平衡的優(yōu)點。

緊緊環(huán)繞著田徑場,把游泳館和體育館連為一體的是高架橋,這一高架平臺,就像系在幾個龐然大物腰間的白色飄帶。

高架橋的下面,有專供車輛行駛的環(huán)形通路,這種上下交錯、人車分流、并行不悖的主體交通,不僅增添了整體建筑群的動態(tài)感和曲線美,而且確保了在大型群眾活動中,人流的及時疏散和車輛的行駛安全。其匠心獨具的設(shè)計,在國內(nèi)國外都可稱為一絕。

第十一屆亞運會羽毛球賽場,設(shè)在北京體育館內(nèi)。北京體育館于1955年在天壇東側(cè)建成,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北京體育館由比賽館、練習館和游泳館三部分組成。

除三個主館外,還有自行車賽車場、田徑場和一個42米長方形的薄殼屋蓋網(wǎng)球館,以及其他訓練場館。

亞運會羽毛球的比賽館,房屋結(jié)構(gòu)為成對布置的鋼架,上部有玻璃采光窗。它的比賽場地高度為25米,面積為36.40米×22.40米,四周置有600個觀眾席位。

北京東郊的平谷水上運動場是供第十一屆亞運會皮劃艇、賽艇比賽的場所,其位置在距北京市區(qū)100公里外的平谷縣海子水庫。

這個水上運動場是這次新建造的,2000米長的比賽航道完全符合亞運會比賽的要求,岸上裁判塔、工作間、運動員體息室、冷快餐廳一應(yīng)俱全,白墻紅頂,茶色玻璃,十分雅致。

在水上運動場旁邊,以海子水庫為主景的金海公園風景旅游區(qū),也以嶄新的面貌歡迎中外旅游者光臨。

第十一屆亞運會柔道比賽將在月壇體育館舉行。月壇體育館平面呈八角形,體育館端莊穩(wěn)重,外墻面以玻璃幕墻與實墻相結(jié)合。場館內(nèi)虛實對比,給人以簡潔明快的感覺。館內(nèi)有2800個周定座位和340個活動座椅,內(nèi)墻面貼有壁毯,吸音效果非常好。

昌平自行車運動場,是第十一屆亞運會賽場自行車比賽場地。它位于北京昌平縣城,占地60畝,曲面跑道是自行車場的核心,它全長333.333米,精確度達國際水平。跑道面首次采用水泥結(jié)構(gòu)。

自行車運動場內(nèi)為雙層透空曲折式看臺,環(huán)繞在賽場四周,造型活潑明快,可容納6000名觀眾觀看。

另外,在亞運會歷史上,首次具有中國特色的項目——武術(shù)比賽將在海淀體育館舉行。

頗具中國民族風格的海淀體育館,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是孔雀藍的屋頂,白色的墻壁和褐色的玻璃幕墻。館內(nèi)有2900個座席、優(yōu)質(zhì)的音響設(shè)備和廣播電視用房等。

豐臺棒壘球場是進行壘球比賽和棒球表演賽的場地。主辦者把位于球場一側(cè)的看臺設(shè)計成呈“V”形,便于觀看。這里可容納3110名觀眾。

不久,運動健兒們將在這些精美的賽場中進行激烈地角逐。

確定北京亞運會的獎牌

1990年,第十一屆北京亞洲運動會組委會確定,北京亞運會獎牌圖案有三種。

北京亞運會三種獎牌圖案相同,正面刻有奧運會五環(huán)標志、亞奧理事會會徽和代表亞奧理事會成員的38個小環(huán),四周環(huán)刻代表本屆27個競賽項目的小星,以及英文“永遠向前”文字。

獎牌背面上方刻有第十一屆亞運會會徽及長城圖案,表示在中國北京舉行這屆運動會。

金牌為純銀鍍金,銀牌為純銀,銅牌為銅質(zhì)合金。獎牌的規(guī)格相同,直徑為60毫米,厚1毫米。

獎牌雕刻精美,工藝精湛,還采用了保護措施,可以令獎牌10年光澤如新。

第十一屆亞運會設(shè)金、銀牌各308塊,銅牌355塊。如比賽中出現(xiàn)前三名并列情況時,每人都將發(fā)1塊獎牌。

有些項目的比賽是團體或集體項目,獲獎運動員每人都有1塊獎牌。在第十一屆亞運會上,實發(fā)金牌752塊、銀牌752塊、銅牌848塊。

第十一屆亞運會的獎牌全由中國人民銀行金幣總公司承制,上海造幣廠制成。

對于亞運會召開在即,一些高級官員談?wù)撈鹬袊慕鹋茢?shù)的情況,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向各級體育干部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在談到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組織工作之后,伍紹祖特別指出:

中國代表團的金牌計劃一定要落實。

伍紹祖還透露說:“中國運動員將在田徑、游泳、跳水,水球、射擊、舉重,賽艇、體操、皮劃艇、武術(shù)、擊劍、柔道、自行車11個重點項目中爭取更多金牌。在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排球、籃球5個影響大的項目中爭取有所收獲。在另外幾個中國落后的項目中也要想辦法拿獎牌?!?/p>

伍紹祖希望中國運動員解放思想,輕裝前進,頑強拼搏,為國爭光。他說:

對運動員來說,愛國主義的集中體現(xiàn)就是要力爭拿金牌。

亞運會組委會副主席張百發(fā)表示:

中國要保持金牌數(shù)第一,需要取得103枚到155枚金牌。我國運動員比較成熟,但中國選手在本屆亞運會上要取得155枚金牌的可能性很小。

亞運會的宗旨是團結(jié),友誼、進步。北京花費3年時間為亞運會搭建舞臺,目的是希望亞洲各國和地區(qū)的運動員在亞運會上創(chuàng)造優(yōu)異成績。

但是,我是中國人,我希望中國運動員在亞運會上奪取金牌總數(shù)第一。這不是本位主義,是愛國主義。

亞運會組委會副秘書長,中國奧委會秘書長魏紀中說:

中國已連續(xù)在第九,第十屆亞運會上取得金牌總數(shù)第一名。在第十屆亞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奪得94枚金牌,占金牌總數(shù)三分之一。按這個比例數(shù)估計,中國運動員需要在本屆亞運會上奪得308枚金牌中的103枚。而要穩(wěn)拿金牌數(shù)第一,就應(yīng)該取得超過金牌總數(shù)的一半155枚。中國運動員究竟能拿多少金牌,只有到10月7日亞運會結(jié)束時才會知道。

另外,隨著北京亞運會開幕日期的臨近,誰將摘取北京亞運會首枚金牌,成為人們熱議的一個焦點。熱切期待亞運會開幕的人們,心中不禁要估測一番。

第十一屆亞運會預計產(chǎn)生308塊金牌,9月22日,開幕后的第二天,即23日開始決出金牌。

這一天將共產(chǎn)生金牌8枚。產(chǎn)生金牌的項目為:游泳4枚、體操男子團體1枚和女子舉重3枚。

女子舉重,在這天下午便能決出44公斤級和48公斤級的金牌。游泳的決賽要到晚間才舉行;體操團體賽也得在晚上八九點鐘才能排出名次。因此,金牌歸屬要晚些才能知道。

這樣的話,如果大會賽程沒有什么變動,本屆亞運會首戰(zhàn)告捷、第一枚金牌的獲得者,將會在北京地壇體育館女子舉重賽場產(chǎn)生。

那么,第一塊金牌的獲得者,又會是誰呢?

根據(jù)那些年國內(nèi)外比賽的成績來估計,最有希望的候選人應(yīng)首推中國隊17歲的海南姑娘邢芬,因為她是1989年44公斤級總成績的世界冠軍和全國冠軍,也是世界記錄的保持者。

國際認可中國興奮劑檢測

亞奧理事會的規(guī)程中還規(guī)定:

主辦亞運會的國家,也必須同時承報興奮劑檢測的工作。

興奮劑檢測的工作對于中國來說,還是一項不小的挑戰(zhàn)。我國科研人員要白手起家去建立一個世界上只有不到20家的高技術(shù)興奮劑檢測中心,風險很大。因為,世界上那些先進國家籌建一個合格的興奮劑檢測實驗室的進程,至少要花8至10年的時間。在此時,我國卻必須在3年多的時間內(nèi)建成,困難的確很大。

1985年底,國家體委副主任張彩珍到世界上第一批獲國際奧委會醫(yī)學委員會承認的實驗室,即民主德國興奮劑檢測實驗室進行考察。

回國后,張彩珍就立即召開了會議,討論建立中國自己的興奮劑檢測中心,并爭取在1990年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召開前通過國際奧委會醫(yī)學委員會的考試。

1986年,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的大樓門口又掛出了一塊白色的牌子:

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

名為“中心”,實際連半平方米的實驗室都沒有,工作人員、設(shè)備都是藥物研究所的。該所大樓北面有一溜平房,那就是“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的臨時實驗室。

興奮劑檢測中心主任是65歲的周同惠教授。周同惠教授在接受任務(wù)時說:“這是我們國家的一件大事。”他像年輕人一樣激動,感到了一種使命感。

1987年11月,實驗室裝修完,從美國惠普公司買來的十幾臺分析儀器也安裝調(diào)試成功,實驗室的工作終于拉開了序幕。此后,加拿大、民主德國、南朝鮮等國的專家也相繼前來傳經(jīng)講學,使我國的興奮劑檢測研究得到了很好發(fā)展。

1987年以后,我國興奮劑檢測中心先后派出了4批工作人員去外國的實驗室短期學習。

在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科研人員已全然沒有了正常生活秩序和工作時間。用藥物研究所大樓的值斑員的話說:“試驗室的燈,夜里幾乎沒有熄滅過,就連大年三十也如此。”

花甲之年的方洪矩在藥研所的工作時間是早7時30分至16時30分,可是方洪矩自從當上那個攻關(guān)小組的組長后,作息時間便大大地延長了。

然而,還有更大的困難在前面。科學實驗,必須積累豐富經(jīng)驗,他們必須做人體實驗。

在國外,做此類實驗時,一般都是用高價請志愿者服藥取其尿樣。而他們沒有那么多錢,有時連一些試驗必需品都無錢購買,更不用說花一大筆錢請自愿者服藥了。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自己,自己服用,既省錢,又快速準確。

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服這些違禁藥對人體的毒害。這種藥不僅會導致精神壓抑、肝功能異常以至癌變,甚至死亡。但是,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這么做了。

方洪矩先后3次服藥,一天8時30分,他服用了10毫克的羥甲左嗎喃,這是一種反應(yīng)強烈的藥物。11點多,老方頓覺頭暈?zāi)垦!.斔麖氖程觅I了飯回來,便支持不住了,一放下飯碗,他就吐了—地。懂得醫(yī)學知識的他趕緊躺在床上,嘔吐仍然不止。

他的學生趕緊打電話到急救中心,將他送進了急救室。醫(yī)務(wù)人員們一時也不知如何處理。直至16時多,老方才停止嘔吐。此時的他已面目全非,原本氣色就不太好的臉已成青紫色。此后4個多星期,他的胃功能一直恢復不過來。當他的身體一好,他又拿自己當試驗品了。在所里,他是服藥次數(shù)最多的。不僅如此,他還動員自己的兒子服了兩次藥。

所里的周嶺是一個英俊的小伙子,可他有一段時間卻身邊不離尿瓶子。那是在他服下了兩片速尿之后,10分鐘就有一次尿意,并且尿是平日的3倍。還由于不允許額外補水,兩天之后,他整個人便脫水了,自身的代謝也被打亂了。

此外,在平靜的實驗室里,也會面對死亡的威脅。年輕的陳超1987年從北京醫(yī)科大學畢業(yè)后,就參加了實驗室工作。在他服用了一種叫麻醉鎮(zhèn)痛劑的烈性藥后,突然昏了過去,送到北京急救中心搶救后才脫離危險。

3年來,實驗室的人們都經(jīng)受過違禁藥物的痛苦,他們的這種忘我精神實在可貴。

1988年底,興奮劑檢測的各項檢測手段都已健全,可以正式分析尿樣,此后便開始運用于我國參加國際大賽的運動員的興奮劑檢測工作中。

1989年3月,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迎來了建成之后的第一次考試。主考官是“興奮劑檢測之王”、西德科隆興奮劑檢測實驗室的曼弗列德·多尼克教授,他帶來了20個尿樣。這就是給中國研究人員出的試題。

多尼克科授將其中的10個尿樣交到了中國研究人員的手中,要求他們在24個小時內(nèi)告訴他篩選結(jié)果。

中國研究人員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細和認真,24小時之后,結(jié)果出來了,答案全部正確。經(jīng)受了一晝夜折騰的中國研究人員得知這個消息,都癱在了座位上。

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多尼克教授破例給中國的同行們提出了幾點試驗中應(yīng)注意的問題和事項??脊贊M意地離開了北京。

一個月后,興奮劑檢測中心又將密藏在冰箱中的另外10個尿樣拿了出來,然后將結(jié)果及時地傳給國際奧委會醫(yī)學委員會。結(jié)果,又得了一個滿分。

國際奧委會醫(yī)學委員會為此專門發(fā)來賀電,對中國的科研人員所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祝賀。國際奧委會醫(yī)學委員會作出決定,讓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參加了兩次水平考試。

這種水平考試是每年對合格實驗室的測驗。每次考試,考官給考生們4個樣品。而每次,我國的研究人員都把答題做得非常出色。此后,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又接受了第三次預考,成績依然非常優(yōu)異。

在多尼克教授的促成下,國際奧委會醫(yī)學委員會于1989年10月,同意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進行正式考試的申請。

11月8日,國際奧委會醫(yī)學委員會委員、民主德國興奮劑檢測實驗室主任克勞斯尼澤爾博士來到北京。他此行是受命于國際奧委會醫(yī)學委員會,擔任執(zhí)行考官的。

這是一次決定中國人能否獲得國際公認的興奮劑檢測權(quán)利的最后正式考試。

11月9日11時,克勞斯尼澤爾博士走出首都機場,乘車前往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

他將提前空運的保存在冰箱中的10個尿樣取出來,仔細地檢查了一下包裝,確定沒有拆封的痕跡后,便于12時拆開包裝,將10個尿樣鄭重地交到周同惠主任的手中。

11月10日l2時,是考試的最后期限。實驗室里充滿了緊張的氣氛。

在有限的時間里,科技人員憑著熟練的技巧和敏捷的思維,順利地通過了這次嚴格的考試。

克勞斯尼澤爾博士怎么也沒料到,經(jīng)過一晝夜的奮戰(zhàn),中國的研究人員們居然在第二天上午就奇跡般地完成了那樣高難度的考試。

克勞斯尼澤爾博士滿心犯疑地走進實驗室,仔細地傾聽著每一個樣品的檢測結(jié)果。

在研究人員回答完全部答案后,克勞斯尼澤爾博士非常滿意地“啪”—聲合上了手中的筆記本,說道:“OK?!?/p>

全室沸騰了,人們欣喜地鼓掌,許多人喜淚縱橫??藙谒鼓釢蔂柌┦恳才d奮地說:

我曾擔任過5個國家的監(jiān)考工作,你們發(fā)出報告的時間是最快的,還不到24小時,而且結(jié)果又是全部正確。我本來為你們準備了一份很有我們民主德國民族風味的慶賀蛋糕,可是我沒料到你們會這么快,蛋糕放在賓館里沒有帶來。你們中國人太聰明了。我提議,拿香檳酒來,為你們的成功干杯。

1989年11月11日,新華社向全世界發(fā)出了電稿:

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近日在接受國際奧委會醫(yī)學委員會的合格考試中,正確無誤地測定了全部10個尿樣,這意味著該中心在取得奧委會合格證的艱難歷程中邁出了最關(guān)鍵的一步……

克勞斯尼澤爾博士回國后,向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匯報了考試的全部過程。隨后,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將一厚本的材料寄給了國際奧委會醫(yī)學委員會。

國際奧委會醫(yī)學委員會組織5位專家審定了中國的報告,一致同意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為合格的興奮劑檢測實驗室。

12月8日,國際奧委會第一副主席、醫(yī)學委員會主任亞歷山大·梅羅德親王寫信通知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其為合格的實驗室,并委托中國奧委會主席何振梁把信帶回國。

1990年1月17時45分,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主任周同惠教授,從國家體育主任伍紹祖手中接過了國際奧委會的證書。

它標志著世界上第二十個國際興奮劑檢測中心在中國誕生。這在亞洲是繼日本、南朝鮮之后的第三個合格實驗室,而在第三世界國家中,則是第一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