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假如詩詞和港樂談戀愛

人生唯有情難懂 作者:方靈子


序言 假如詩詞和港樂談戀愛

提起古典詩詞,你有什么看法? 你很可能會說:“那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但已經(jīng)和我們的時代脫節(jié),是老古董了。 如今讀起來,有些不明所以,很難產(chǎn)生什么共鳴。”

提起現(xiàn)代流行歌,你有什么看法? 你很可能會說:“流行歌唱的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感情,而唱流行歌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喜愛的娛樂之一。 不過這些流行歌詞嘛,難登大雅之堂,也談不上什么文學(xué)價值,還是古人的文采好呀?!?/p>

關(guān)于古典詩詞和現(xiàn)代流行歌,上述的觀點非常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而我呢,同時是一個古典詩詞和現(xiàn)代香港流行歌(簡稱“港樂”)的腦殘粉,既渴望看到古典詩詞受人喜愛,又希望現(xiàn)代流行歌中一些優(yōu)秀作品的價值得到正視。 所以每當(dāng)聽到上述這種觀點,我總?cè)滩蛔√婀诺湓娫~辯護幾句,又替現(xiàn)代流行歌辯護幾句。 但這種短暫的激辯總是沒有足夠的空間讓我展開我的觀點和證據(jù),根本不能和別人互相說服,常常只能在混亂中不了了之。 于是我感到愧對我所鐘愛的詩與歌,十分郁悶。

這種郁悶心情簡直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我便想了一個近乎荒唐的法子:一個人躲進書房,聽歌讀詩思考,然后用洋洋灑灑數(shù)十萬字,不被別人打斷地闡述我對古典詩詞和現(xiàn)代流行歌的看法。于是就有了這本書。

我想到的比較古典詩詞和現(xiàn)代流行歌的方式是,讓它們來談戀愛!現(xiàn)代華語流行歌的絕大部分都是情歌,古典詩詞也有非常多的愛情敘事。 讓大量的古今詩歌文本來談?wù)撏患虑椋陀泻芏嗫晒┍容^的地方了。

我不滿足于讓詩與歌籠統(tǒng)地來談愛情,而是進一步細心地把愛情這個母題劃分為諸多子題,這些子題既相對獨立又非孤立,而是相互延展、印證、支撐、拆解、對峙,形成一個流動的不確定的平衡的系統(tǒng)性的整體,其中浪漫與現(xiàn)實交織,光明與陰影交織。 這個系統(tǒng)架構(gòu)大致是這樣的:第一部分先討論古今詩歌對愛情的追問,以及遇見、暗戀這些愛情的初始形態(tài);第二部分討論戀愛過程中送花、昵稱這些浪漫元素,主要是講愛情好的一面;第三部分討論流淚等愛情的代價和愛情的一些風(fēng)險性,主要是講愛情不太好的一面;第四部分討論恩怨是非這些愛情的兩面性;第五部分討論分手的相關(guān)事宜;第六部分把愛情比作一個旅程,這個旅程有風(fēng)景、乘客、家、行李、街燈、紀(jì)念冊。 這六部分構(gòu)成這本書的經(jīng)線。

本書的緯線則是枟沿路旅程如歌褪變(時代史)枠枟沿路旅程如歌褪變(個人史)枠這兩篇文章。 古典詩詞有好些本是古代歷朝歷代的歌詞,是音樂文學(xué)。 枟沿路旅程如歌褪變(時代史)枠從宏觀層面粗略考察漢語音樂文學(xué)兩三千年來的流變史,枟沿路旅程如歌褪變(個人史)枠則從微觀層面談?wù)摿藲v朝歷代的歌曲是如何陪伴和見證當(dāng)時的愛情。

每一篇文章中,我都選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古典詩詞和現(xiàn)代港樂(包括少量內(nèi)地歌曲和臺灣歌曲) ,從每一個細節(jié)將它們互相比較,用它們互相詮釋。 你會發(fā)現(xiàn),雖然表面上,古典詩詞和現(xiàn)代流行歌長得很不一樣,但其實它們的相似之處簡直多到俯拾即是。 很多人尋找現(xiàn)代流行歌和古典詩詞的相似之處,只在“中國風(fēng)”“古風(fēng)”歌曲中下功夫。 殊不知,這種流行歌曲刻意傳承和模仿詩詞造成的相似還是比較表面的。真正耐人尋味的相似之處在于,現(xiàn)代流行歌并未刻意模仿,卻無意中和古典詩詞想到一塊兒去的情況。 這些巧合,或許可以說向我們透露了一些深層、基本的人性的秘密。

或許這些內(nèi)容會讓你驚訝道:“哇,我們和古人還是很像的嘛。 人性真的有很多亙古未變的東西。 古典詩詞還活著,還能說中現(xiàn)代人的心事。 很多我們以為是現(xiàn)代人獨特的感受,原創(chuàng)的表達,其實古人早已感受過和寫過。 而且詩詞中彌漫的清氣、靜氣,以及那種精微的美感,也許能幫助我們反思這個時代的輕躁和粗糙。 我們應(yīng)該對古典詩詞有更多的親切感和敬意。”

或許這些內(nèi)容還會讓你驚訝道:“哇,現(xiàn)代流行歌雖有大量粗制濫造之作,也有不少佳作嘛。 這些佳作誠非高雅脫俗,但也絕不低俗惡俗,而是致力于用一種世俗的語言去把世俗的情感寫透徹。 致力于采取現(xiàn)代的城市的意象,而非沿襲古典的意象。 這種定位,這種努力難能可貴。 在對人性的探索上,某些流行歌甚至比古典詩詞更加深刻,也比古典詩詞更多地正視了人性的不完美,也更多地尊重了情感的多樣性。我們應(yīng)該對我們當(dāng)代的流行歌有更多的自信。”

我除了大量采取古典詩詞和現(xiàn)代港樂的文本討論愛情,還借助了一些戲曲小說的資料,比如大家熟悉的枟紅樓夢枠枟西廂記枠(包括其前身枟鶯鶯傳枠)枟牡丹亭枠 ,有些素材甚至?xí)磸?fù)使用。 法國哲學(xué)家羅蘭· 巴特有探討愛情的名著枟戀人絮語枠 ,主要以德國作家歌德的枟少年維特之煩惱枠為分析底本。 本書的寫作方式有向其借鑒。

書末還有兩個特別的附錄。 一個附錄是從我搜集的近兩百組詩詞和香港流行歌詞相似的句子中挑選出的五十組。 這個附錄更是集中體現(xiàn)了古典詩詞和當(dāng)代流行歌詞的相似性,體現(xiàn)了古今人性的相似性。從中可以看出很多有趣的東西來。

還有一個附錄是我用詩詞翻譯的香港流行歌。 這是貪玩好奇,人為地給詩詞和流行歌增添更多的緣分,同時也是在探索用詩詞來表達現(xiàn)代情感的可能性。 當(dāng)然筆者水平十分有限,這些不成熟的文字實驗就博大家一笑吧。

讀者對本書可能還有一個重要的疑問:在華語流行音樂中,為什么選擇了港樂作為和古典詩詞比較的主要對象,而未選擇內(nèi)地或臺灣的流行歌?

大量采取港樂的文本首先是因為我比較熟悉和喜愛港樂,很想向人們推介其中的佳作。 從港樂的特點來講,粉絲對港樂最常使用的一個評語就是“到肉” 。 所謂“到肉” ,就是“隔靴搔癢”的反義詞,就是說這些歌的確能擊中人的身心,撓到現(xiàn)代人真正的情感之痛癢,而非浮泛之辭。 也正是因為港樂善于抒寫世情,那么拿來和反映古人情感的詩詞對比,非常有利于讓我們觀察古今人性的異同。 當(dāng)我把愛情分為諸多子題后,幾乎每個子題都能找到寫得不錯的港樂,也佐證了港樂對各類情感現(xiàn)象都有較深刻的洞察。 當(dāng)然,零星插入的一些內(nèi)地歌曲和臺灣歌曲也很精彩,對本書探討古典詩詞和現(xiàn)代流行歌中愛情敘事的異同起了很大幫助。

從香港流行歌文化的內(nèi)在訴求來講,香港流行歌文化本身渴望和古典詩詞相比較,已有多位重要的香港音樂人和樂評人表述過這一想法。 比如香港資深樂評人黃志華在他所著的枟香港詞人詞話枠中,第一章枟以古為鑒枠第一篇就是枟粵語歌詞與宋詞枠 ,并陸續(xù)談及柳永、周邦彥、蘇東坡、納蘭容若這些詞人,明顯致力于將詩詞和歌詞放在一個系統(tǒng)里比較。 而在香港資深樂評人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編著的枟詞家有道—— 香港16 詞人訪談錄枠一書中,其中的詞人普遍認為香港流行歌詞的(文學(xué))價值被低估。 其中香港著名填詞人盧國沾(獲得過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xié)會的終身成就獎)和盧永強更大膽地點出,唐詩、宋詞曾是當(dāng)時的流行文化,我們今天的流行歌詞是唐詩、宋詞一脈相承的延續(xù)。 當(dāng)流行歌詞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研究它的價值就是一個十分值得做的工作。 盧國沾說:“今天的作品(指香港流行歌詞)數(shù)十年,以至百年二百年后,自有人替我們分類和評價?!?/p>

于是我不揣愚陋,冒昧地去嘗試了這個分類和評價的工作。 雖然已有不少人呼吁乃至實踐了對古典詩詞和香港流行樂的比較研究,但對之做如此大型且細致的爬梳,我相信本書應(yīng)屬首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