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河永遠激濤聲(代序)

二月河先生紀念文萃 作者:魯釗 主編


大河永遠激濤聲(代序)

路漫漫

二月河先生駕鶴仙去,中原文化殘缺名片,華文文壇頓失一極。

中原南陽,更陷入深沉久長的悲痛,從政府官員到文化名宿,由繁華城區(qū)到偏壤僻里,各行各業(yè)不同階層的群眾,包括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許多人哽咽失聲,淚落如雨。

這是人們發(fā)乎內(nèi)心的敬重,這是讀者至真至性的愛戴。

先生是南陽城市的形象大使,是中原文化的絕好名片。一個人,一支筆,厚積薄發(fā),一鳴驚人;一段史,一腔情,縱橫捭闔,關乎家國,領軍“南陽作家群”。

字字心血,二月河開凌解放;斑斑炙痕,留下經(jīng)典“落霞三部曲”。

一條大河波浪寬。畢二十年之功潛心創(chuàng)作皇皇巨著十三卷,賡續(xù)清流,恢復古風,若黃鐘大呂,高邈幽遠,以其豐厚深邃的歷史社會內(nèi)蘊,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磅礴大氣的敘事布局,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代表了中國長篇歷史小說的高度和成就,矗立成改革開放以來文學創(chuàng)作收獲的高峰。其巨作歷時光漉洗,成為文化寶典,暢銷長銷,數(shù)十年一直深受海內(nèi)外讀者喜愛。

一筆敢為天下先。心有華章,金玉內(nèi)外。在改革開放初期,冰凌尚未消融,觀念仍受束縛,先生高瞻遠矚,大膽解放思想,矢志不渝,敢為人先,負重前行,筆端風雷,身在中原小城,放眼紫禁大內(nèi),站在時代的高度,正面敘述康熙大帝,為雍正翻案,繼而為乾隆作傳,如椽大筆作巨著,三部曲成天下嘆,開國內(nèi)清宮戲先河,成后來星火燎原之勢。

一心恤弱系民生。先生深諳民情,體恤百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人風骨立地頂天。作為多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和黨代表,他走出書齋,深入民間,想群眾所想,替萬民代言,向高層陳情農(nóng)村苦農(nóng)業(yè)難,為農(nóng)民免皇糧除國稅而呼吁。心貼弱勢,寬恕盜版,憐憫寒儒,倡議給作家減稅減負。執(zhí)言促進文化繁榮發(fā)展,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撰文或發(fā)聲促進反腐深入,祈望老虎蒼蠅絕跡。先生振臂,有的放矢,不說則已,每說則必引社會反響熱議。

一生慷慨慈善行。先生寬以待人,舍己為人,真正芒鞋蓑衣任平生,自己結繩織草鞋,一件襯衫破了縫縫補補,十幾年舍不得扔。五毛錢的大蒲扇,搖來搖去十余夏。他一生無私產(chǎn),至逝仍住公寓。不做官不經(jīng)商,他靠嘔心瀝血焚膏繼晷碼字為生,宵衣旰食胼手胝足苦讀苦寫,肘生繭,桌磨破,透支健康以致患上中風等多種疾病,他每分錢都浸透著血汗,得到再多也不會有人嫉妒,捐得再少也沒有人非議,卻在不聲不響中捐獻達二百萬元之巨,且不讓報道。捐資設立“二月河獎學金”,累計資助師生數(shù)百名。度已度人度苦厄,先生苦心眾人知。

云山蒼蒼,江水泱炴,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先生正大,千秋敬仰。

先生已安息,我心仍不寧。先生視我如子,予我恩重如山。作為晚輩后人,我真切地感受到他的離去對我意味著什么——天塌地陷,日月無光,撕心裂肺,痛徹難耐。

有哲人說過,宇宙里生命不息,當每一個人的一世進入其中,它就活在了整體,活在了無限,而不僅是一個家庭,一塊地域。當任何一個人的離去,如果說是這個整體的部分失去,那僅僅是帶走了一部分病毒、疼痛和恐懼,但生命依然不息。

先生久遠地活在文化中,活在人們心中,從這個角度,先生永生。我深信,我堅信,我自信,我永信。

向天遙祭,發(fā)現(xiàn)這條大河沒有隱去,不曾枯竭,濤聲永遠,激越澎湃,已浩蕩匯入星際,與天河融為一體。

大河化為天河,我們?nèi)耘e目可見,仿佛還在身邊。我自勵自省,要在先生精神的感召指引下,走好生活、創(chuàng)作和人生之路,不敢辜負先生期望。我輩青年作家將承繼遺志,在先生溫潤的目光中,努力撰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民族的優(yōu)秀作品。楚風漢韻的南陽人文璀璨,在新時代迎來大繁榮大發(fā)展。中原人民不忘初心,正砥礪前行,進取創(chuàng)新,乘勢而上,務實每一天,建功新時代,在加快實現(xiàn)中部崛起,在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做到中原更出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