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筑窯之后的收獲

陶說 作者:[日] 北大路魯山人 著,傅玉娟 譯


筑窯之后的收獲

如果仔細想想在技術方面、制作流程上的收獲的話,可以說是數不勝數,筑窯讓我了解到了一個未知的世界。

但是,這些事太過于專業(yè)。所以我覺得最好還是不要在這里作為一個一般性話題拿出來說。因此,我將略過這些,來談談其他的感受。

個體創(chuàng)作者的權威 ——首先是打上了自己制作標記的個人作品的權威,但是如果不具備下述條件,就沒有資格說這些。首先,我明白并且相信,從練泥到最后燒制完成的工作,比如拉坯、彩繪、刻花、施釉、入窯、觀察窯火、停止燒窯的最后決斷等,如果不是自己獨力完成的話,就不能說燒制出來的是自己的作品。

世上常見的做法是雇人筑窯,讓匠人制作符合自己喜好的東西,并以此洋洋自得,但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制作出來的東西,只不過是可憐巴巴地偷偷加入了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想法。像這樣做出來的東西,只是取巧模仿了缺少精神內涵的外形,理所當然地,作品也不可能有什么魅力。換言之,缺乏內在的精神力量,只專注于所謂的名器的外表,最終做出來的只會是拙劣的惡器。因此,只要是愛陶之人,或是自己筑窯的個體創(chuàng)作者,理所當然地不應把任何一項工作交付他人,而是應該自己親手去實施制作的所有步驟。

第二是釉藥的制作方法。跟第一點所說的技術上不可全部交由他人去做一樣,這一環(huán)節(jié)也同樣不能聽任他人。如果想要在釉藥的色調上發(fā)揮出自己的特色的話,除了自己調配之外別無他法。

接下來,第三點是要自己對所用的泥土加以斟酌。此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絕對不可以把不同的泥土混合在一起。千萬不要有諸如把織部 [1]的土和信樂的土混合到一起來制作器物的想法。

現(xiàn)下陶人中也有人在做這樣的事,但是混合之后的土,即使是有某種便利,也會失去泥土本身的獨特韻味,

失去生機。我們無法否認的是,正是每個地方的泥土所具有的獨特韻味,才使得當地所生產的陶瓷器最生動,最具表現(xiàn)力。因此,對于那些喜愛古陶,能夠從古人的作品中獲得感動的人來說,在制作的時候,這一點是絕不可輕率的。

換言之,要制作織部風格的陶器,就不能用信樂、唐津的泥土。制作織部風格的陶器要用瀨戶的土,制作信樂風格的陶器要用信樂的土,如果想制作織部風格的陶器,卻用了信樂的土,那么就絕不可能體現(xiàn)出織部陶器的優(yōu)點。

不僅是泥土,像彩繪中所用的鐵質、織部陶器中所用的膽礬,所有材料均不可求諸他處。日本也曾經仿制過中國的青瓷、朝鮮的刷毛目,或是赤繪、青花瓷等其他眾多外國陶瓷器,但是從未成功過,這是因為在材料選取上就存在著根本性的錯誤。

窯也一樣,在伊賀要采取伊賀的結構,在古志野是古志野的窯,需要用古代的形式,所以全部都需要回溯到以前這些窯存在時候的樣子,進行深入研究。

再回過頭來看現(xiàn)代的陶瓷器,由個人創(chuàng)作的作品更是如此,其制作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在我看來都沒有明確的由來,也就是說其戶籍是不正確的。這些作品只是一些完全不知其所以然的雜念的集合體,一言以蔽之,即缺乏單純的美,只留下了復雜的丑。古陶瓷器中的名品因為單純而美麗,而擁有沉甸甸的魅力,但是現(xiàn)在的人們仿佛對此全然不覺。

第四點,可能跟上面說的有點重復,但是我還是想強調,缺乏學識自行一套,靠胡亂瞎猜制作出來的東西,終究是不行的。學習中最重要的是要有通過觀察名品來學習的態(tài)度。當然,這也是我自己制陶的態(tài)度。我將自己收集古陶瓷的工作視為學習制陶的過程中最為必要的工作。不看名品而耽于制陶的行為,不正如不讀書卻想成為學者一樣嗎?

第五,認真的制陶研究中,重要的一點是,不可一開始就以出售為目的來創(chuàng)作作品。事實上,認真制陶對于制陶者來說并不是一件合算的事情?,F(xiàn)代的大多數陶瓷器制作家經濟困窘,因此,雖然在作品中努力體現(xiàn)自己的美學意識,但是卻還是會推出一些不受歡迎的劣作,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從一開始就想著要更方便地將自己的作品賣給他人吧。

不媚俗的真正的研究是,不問東西,不論古今,只是純粹地學習名品的精神,以謙虛的內心構建自己的世界。

這是最為必要的。

在自己的庭院中自己筑窯,就是連同這些事情都不得不考慮的。現(xiàn)在我能夠清楚地總結出的這些,可以說是我自筑窯以來歷經五年星霜的經驗的產物了。


[1]從安土桃山時期到江戶初期,在千利休的弟子古田織部的指導下,在岐阜縣東部的美濃窯燒制的充滿創(chuàng)意與個性的陶器。其形狀多不規(guī)則,色彩多用黑色、深綠、紅色等,整體風格自由奔放。多為茶道用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