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 李 白1
秋來相顧尚飄蓬2,未就丹砂愧葛洪3。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4?
1 此詩作于天寶四載(745)秋,當時杜甫在兗州與李白重逢。
2 飄蓬:蓬草無根,隨風(fēng)飄蕩。李、杜此時浪跡山東,故以飄蓬為喻。
3 丹砂:即朱砂,煉丹用藥。葛洪:東晉道士,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曾入羅浮山煉丹。李白好神仙,曾自煉丹藥,并在齊州從道士高如貴受道箓。杜甫也曾與李白一起登王屋山訪道士華蓋君,欲求長生之術(shù)。因華蓋君已死,惆悵而歸。兩人在煉丹求長生方面都無所成就,故云“愧葛洪”。
4 飛揚跋扈:不守常規(guī),狂放不羈,此處作褒義詞用。為誰雄:言究竟憑借什么而稱雄。此句贊嘆李白豪氣不減,實亦自謂。
讀罷掩卷,李、杜二人痛飲狂歌、飛揚跋扈的形象一下子便浮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明末王嗣奭評此詩是“友朋交儆之詞”,意思是告誡、警示朋友。清人蔣金式評論這首詩“是白一生小像。公贈白詩最多,此首最簡,而足以盡之”。這首詩很難理解為“交儆之詞”,而是慨嘆之語;不僅是“白一生小像”,也是李、杜二人的共同寫照。因為詩中所寫的“飄蓬”和“未就丹砂”正是李、杜二人共同的經(jīng)歷,“痛飲狂歌”也是二人相同的舉止,“飛揚跋扈”更是二人共有的神態(tài)。所以,這首詩雖是贈送李白的,但其中含有明顯的自我抒情的成份,不妨說它也是杜甫的自我畫像。
《贈李白》不僅是盛唐時代狂放不羈的詩人的自嘲、自贊,也是整個盛唐詩壇浪漫激情的流露。李白與杜甫都是失意而不失志,故全詩氣勢豪邁,奇?zhèn)ゲ环病?/p>